1月17日,西南財經大學財經未來星實踐隊走進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一13A班,開展為期五天的"西財暖冬"社會實踐。這支團隊將財經課堂搬入中學校園,通過情景化教學模式為青少年開啟財經素養啟蒙之旅。
實踐隊首日以“貨幣探秘”破冰,實踐隊成員李詩翰化身知識導游,帶領學生觀察人民幣防偽特征。學生們通過點鈔大賽實操體驗,第二小組以11.27秒的指尖速度摘得桂冠。隨后,設計“未來貨幣"環節更激發創新思維,有學生將奔騰黃河融入創作,“因為這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母親河。”她說。
圖為同學在設計“未來貨幣”。何奕謙 供圖
第二天的稅法課堂上,實踐隊長楊璐通過稅種分類圖系統講解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常見稅種。在她的生動比喻中,學生們發現隱藏在網購標價“含稅”、工資條“個稅扣除”等生活細節里的稅收密碼。“原來稅收離我們這么近!”課堂討論中不斷迸發驚嘆。
圖為實踐隊長楊璐在授課。周子琛 供圖
后三天的“小小理財家冒險”將實踐推向高潮。7個小組抽取職業身份,在六輪模擬經營中體驗真實經濟生態。拍賣環節戲劇性迭起:有小組手握“拍賣補貼”卻錯估行情虧損,也有小組開局“厄運降臨”卻因房價翻倍逆襲。實踐隊員觀察到學生從盲目競拍到分析收益率、從孤立競爭到組建聯盟的蛻變。“理財要應對不確定性,這才是真實經濟世界。”實踐隊成員員周子琛總結道。
圖為游戲拍賣環節,學生競拍資源卡。朱凌彤 供圖
離別時分,學生們圍著隊員追問“大學金融課程”“壓歲錢管理”等問題。班主任張霞感慨:“孩子們眼里的光,讓我們看到了財經素養教育的意義——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喚醒獨立思考的能力。”
實踐隊長楊璐表示,課程設計響應新課標要求,團隊將持續優化內容,讓財經素養教育從校園走向更廣闊社會場景。通過此次活動,實踐隊員們深切體會到財經素養教育的時代意義。他們表示,將堅守“經世濟民”的初心,把專業知識轉化為普惠社會的教育力量,助力青少年培養財商思維,為推進全民財經素養提升貢獻青春智慧。(供稿:西南財經大學 磨圓瑩)

圖為實踐隊與全體學生合影。朱凌彤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