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推進鄉村振興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積極探索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2024年7月至9月,中南大學“語同頻,鄉振興”實踐團隊赴湖南省汨羅市長樂鎮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文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事求是,深度調研。實踐團隊主要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為調研方法,置身長樂鎮語言文字使用的現場,實事求是地開展調查研究工作。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語言使用、語言能力、語言態度和對漢語拼音的掌握程度等四個問題。具體而言,調查首先將深入探討被調查者在日常生活中各場景下的語言使用習慣,以及他們的普通話能力水平。同時,收集被調查者對普通話使用與推廣的態度,以進一步了解他們對這一語言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情況。最后,問卷進一步調查被調查者對漢語拼音系統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團隊進行的深度訪談對象覆蓋學生、教師、政府工作人員、商人、手工業者、詩社成員等不同類型的人群,從兒童、青少年、中年及老年等各個年齡段,全面了解不同教育背景的居民對普通話的掌握情況,并針對長樂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作出評估,認為該地的普通話掌握情況較好,已經具備更好地發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素養的條件。
重視聯絡,合作共贏。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實踐團先后與同樣來到長樂鎮調研的中南大學“用世界聲音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留學生社會實踐團,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師生同行”社會實踐團隊以及天津大學砼舟共濟實踐隊取得聯系并開展友好、充分的交流。團隊同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兩支實踐隊伍針對各自在調研中的發現和思考進行分享和討論,較好地擴大了調研的調研范圍,從而增強調研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
扎根田野,產出成果。在對景區“故事會”博物館進行參觀調研時,團隊發現景區對故事會的介紹稍顯簡略,難以向游客展現當地故事會背后的文化內蘊。針對這一問題,團隊在與長樂鎮政府協商后,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決定為景區設計制作一個內容展示平臺,以更好宣傳當地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持續跟進長樂抬閣故事會演出的記錄、整理工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目前,內容展示平臺的設計方案已初步敲定,相關工作也正在逐步有序地開展。
在與長樂鎮政府的訪談和交流過程中,長樂鎮馬橋村村書記助理、人大秘書、統戰干事潘燦向團隊成員分享了他在基層工作的心得體會,并鼓勵團隊成員多下基層,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后續,團隊將堅守初心,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錘煉本領,提升自我,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