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決策部署,增強全民語言規范意識和普通話的參與意識,貫徹落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語文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推普弘文助苗鄉,鄉村振興普華章”實踐團作為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共同確定的2024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隊,于2024年7月10日赴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如火如荼的開展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渝東南,是重慶市唯一以苗族為主,全國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在此開展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相關工作,對于提升當地的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及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普弘文、情系苗鄉 實踐初期,為對彭水當地通用語言文字的應用和推廣情況進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實踐團落實以推普為基,助力鄉村振興為綱的出發點,前往彭水縣漢葭街道石嘴社區開展推普工作實踐。
為深入調研民情俚語語,一方面,實踐團成員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發放調查問卷,另一方面,利用語言文字特長開展“繞口令”、“漢字拼圖”、“歷代詩人詠彭水”詩詞共讀等活動,觸摸千年文脈,誦讀彭水歷史,感受文化傳承和語言文字的魅力。
郁山苕粉致富路、舌尖非遺助振興 為體驗舌尖上的“非遺”,探索鄉村振興產業的發展之路,7月11日,實踐團成員來到彭水縣郁山鎮龍須晶絲有限公司。
郁山苕粉制作技藝作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葛先萍所創建的彭水縣郁山鎮龍須晶絲苕粉有限公司在當地最為具有代表性。在葛先萍女士的介紹中,實踐團了解到了晶絲苕粉的產品特點,制作加工以及紅薯種植技術共享等內容,實踐團成員與應邀親自體驗了晶絲苕粉的加工和制作。在她的介紹中,深切的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也見證了通過創新煥發新深厚的傳統產業,必將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美麗鄉村展新顏,共繪振興新畫卷7月12日,實踐團成員來到漢葭街道大樹村魯渝協作蔬菜產業示范園、大樹山莊、鷹嘴蜜桃產業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廠等開展實地調研和采訪拍攝,以發揮專業特長,通過視頻和宣傳方式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產業示范線建設。

據調查,在魯渝協作的蔬菜產業示范園產業由政府牽頭并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重慶市農科院,彭水縣農委等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和專家指導,作為彭水縣2024年鄉村振興產業的新項目正煥發著生機與活力。“大樹避暑山莊”作為當地助力鄉村振興農副產品幫扶消費點,正全力推進“特色產業+旅游度假+生態休閑+康養生活”一體化模式發展。除此之外,各地區農副產品加工廠、萬畝蔬菜基地產業路拓寬等項目也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遍地開花,為大樹村鄉村振興示范線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實踐團與當地駐村書記趙國強等人的會議座談中,以大樹村開展農文旅精品旅游帶建設實現強村富民,結合實踐團自身專業優勢宣傳推廣的實踐模式達成共識,共同助力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鞍子苗寨推普行,語潤苗鄉話同音 緊接著,實踐團成員一行14人順利到達鞍子苗寨。并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庹老師的陪同下,共同感受苗鄉民俗風情。其中,在庹老師真情演唱的《嬌阿依》中,充分展現了苗家人的淳樸、勇敢、積極向上的民族性格,充分地將鞍子苗歌原生態性的獨特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實踐團成員在庹老師熱情的邀請下,分別采用苗語和普通話對《嬌阿依》進行了學習和傳唱,從中感受到了苗歌邊唱邊講述的這種直抒胸臆的藝術形式;譽有“中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鞍子苗寨石磨巖。石林錯落,石磨盤如仙人打磨般展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當地村民的熱心指導下,實踐團成員隨曲舞動,體驗苗族舞蹈——《踩山花》。充分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在獨特的文化中領略鞍子苗歌濃厚的民族風味,同時也感受到傳統民族文化蘊藏著能夠為鄉村振興添賦新能的巨大潛力。
典耀中華系列活動(一)|誦讀古今,同音同文 7月14日,實踐團成員再次來到漢葭街道石嘴社區文化廣場開展“典耀中華”主題讀書活動。
在此次活動中,活動精心設計了三個互動環節,通過寓教于樂的“聽”“說”“讀”“寫”的輔助教學方式來實施。在“漢字拼接”環節,鍛煉參與者的詞匯積累和快速反應能力;“詩篇朗誦”環節,實踐團成員以《三字經》、《少年中國說》片段為例,對參與者進行朗誦技巧和情感節奏相關培訓,一篇篇經典在朗誦中煥發生機與活力。最終以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推動參與者學習普通話為歸旨,充分感受中華經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實踐團成員以向周邊居民發放普通話宣傳手冊的方式,提高大眾的語言規范意識和實際應用能力,促進民族團結和增強文化認同。
典耀中華系列活動(二)|共憶崢嶸歲月,同讀盛世中華 7月15日,實踐團與重慶市彭水縣漢葭街道石嘴社區聯合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座談會。社區黨政領導、退役軍人代表以及實踐團所有成員,共計40余人參加,大家相聚一堂,重溫愛國主義精神,共話民族復興的美好愿景。
會議中,社區書記趙小勇和隊長李俊楊分別發表講話,號召廣大青年時刻保持愛國主義情懷,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區退役軍人代表何明海,實踐團退役軍人高宇航分別講述著在役期間的烽火歲月,真摯地流露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守護,以及對國家強盛的深切期盼;交流分享環節,成員們們踴躍提問,趙小勇書記就“社區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從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度解答。
最后,實踐團以深情誦讀愛國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結束本次會議,成員們用真摯的情感和激昂的語調中,見證著祖國的歷史與輝煌。
典耀中華系列活動(三)|重溫歷史記憶,共讀紅色經典 7月16日,實踐團來到重慶市彭水縣摩圍山開展推普社會實踐,共同參觀摩圍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和飛云口,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摩圍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內,一件件珍貴的革命物件、一幅幅發黃的歷史照片是彭水地區的革命歷史的真實寫照,展現出革命先烈們為國家和民族獨立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通過實地參觀和聆聽講解,成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豪邁氣概和“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的無私無畏革命精神。抵達飛云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新時代的盛世中華盡顯眼前。實踐團成員在此進行詩詞互動。共同誦讀紅色經典詩篇,歌頌祖國盛世之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春賦予了青年一代更多的光和色彩。“推普弘文助苗鄉,鄉村振興普華章”實踐團將繼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繼續深入鄉村,以充分結合專業特色,積極探索民族地區有效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有效路徑,讓“推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之聲遠揚,在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中繼續書寫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新篇章!
供稿:“推普弘文助苗鄉,鄉村振興譜華章”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