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7月8日,我有幸成為廣東醫科大學青壤志愿服務隊教學部副部長,懷揣著服務社會、貢獻青春力量的熱忱,踏上了前往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附城鎮馬安村的三下鄉之旅。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我不僅傳授了八段錦的養生之道、日常急救小知識,特別是預防中暑與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還融入了中藥預防的智慧,更教會了孩子們心肺復蘇這一生命技能。而在這段旅程中,我收獲的遠不止于教學的成就,更多的是心靈的觸動與自我成長的飛躍。
圖為青壤志愿服務隊成員與小朋友的合照 中國青年通訊員 梁瑜卿 攝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亮了蜿蜒的鄉間小路,也照亮了我心中的那份期待與忐忑。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我深知每一次知識的傳授都是責任與使命的傳遞。然而,在踏入這片陌生的土地之前,我未曾預料到,這次的三下鄉活動會給我帶來如此深刻的感悟與收獲。
教學相長,共筑健康防線在鄉村的教室里,我站上了講臺,面對著一張張純真無邪的笑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首先教授的是八段錦,這套古老的養生功法在孩子們眼中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他們認真地模仿著每一個動作,那份專注與投入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的力量。隨后,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重點講解了預防中暑和流鼻血的急救方法,并引入了中藥預防的理念。當我看到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自救互救,還對傳統中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我深知,這次的教學已經超越了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健康意識的覺醒。
而最讓我難忘的是,當我手把手教會孩子們心肺復蘇的正確方法時,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未來,看到了這些孩子成長為社會的棟梁,用所學去守護更多人的生命。
圖為隊員周露怡在為小朋友講解八段錦注意事項 中國青年通訊員 邱穎瑤 攝
圖為隊員周露怡在為小朋友講解流鼻血的正確處理方法 中國青年通訊員 楊悅青 攝
廚房溫情四溢,團隊力量鑄就美味記憶在緊張的教學之余,我有幸參與到隊伍午餐的籌備中,共同編織了一段難忘的廚房時光。在那雖非奢華卻充滿溫情的廚房里,我們各司其職,從切菜的精準到炒菜的火候,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與汗水。盡管條件樸素,但正是這份簡單,讓我們的合作更顯珍貴。歡聲笑語中,菜肴逐漸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它們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我們團隊精神的象征。每一個遞來的調料、每一肯定的點頭,都如同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拂去了疲憊,帶來了無盡的溫馨與力量。這份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魔力,它能讓平凡變得非凡,讓簡單的午餐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美味記憶。
心靈的觸動,成長的軌跡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次教學的實踐,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我看到了他們的純真與善良,感受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對生活的熱愛,他們用最真摯的笑容和最樸素的語言表達著對我的感激與喜愛。這些美好的品質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此次下鄉的目標——服務他人,實現自身人生價值。
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與成長的空間。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我學會了更加冷靜與果斷;在與人交往中,我學會了更加耐心與包容。這些經歷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與自信,也讓我更加明白了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個人的成就,更在于能夠為他人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與改變。
圖為小朋友為隊伍成員寫書信以表感激之情 中國青年通訊員 毛亮棋 攝
如今,當我再次回望這段三下鄉的旅程時,心中充滿了感激與不舍。感激這段經歷讓我收獲了知識、友誼與成長;不舍那些純真的笑臉、那些溫暖的瞬間以及那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我知道,這段旅程雖然結束了,但它留給我的影響與啟示將伴隨我一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秉承“知識服務社會,青春獻給鄉村”的信念與宗旨,用自己的所學所能去為更多的人帶去幫助與希望。
(通訊員 周露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