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浙江大學學生三農協會“耕讀者”支教團抵達安徽省臨泉縣滑集鎮腰莊小學,開始了為期14天的支教活動。此次支教活動旨在為當地孩子們帶去知識與歡樂,賦能鄉村振興,真正實現扶苗于瘠土,植愛于心房。 
腰莊小學位于安徽省臨泉縣滑集鎮張腰莊行政村,是一所完全小學。現有6個教學班,學生360人。輻射周邊10余村,教師12人。由于臨泉縣脫貧時間不長,校內許多基礎設施還亟待修繕,但是一些硬件教學資源已經配備完畢。
上午開營儀式結束后,志愿者教師將孩子們帶回各自班級,進行破冰。通過豐富的破冰形式,師生初步了解了彼此,形成了融洽的氛圍。師生相親,成為后續14天支教順利開展的基礎。
此次支教的課程涵蓋語文、數學和英語等科目,同時開設體育、音樂、美術、科普、心益類課程。盡管教授不同類型的課程,志愿者教師們都秉持“寓教于樂”的態度,在課前認真鉆研備課,在課堂采取各式各樣的授課方式,營造活躍氛圍,給予孩子們不同于往常的課堂體驗。

此外,支教團隊還對學生進行了家訪。志愿者教師們詳細詢問了學生的家庭狀況,耐心聆聽家長對孩子未來發展的考量,從而更好地去安排后續課程,加強與孩子們展開交流互動的針對性。

在支教過程中,志愿者團隊也策劃了綜合類活動。“DEI趣味運動會”以關愛殘障人士為主題,不僅讓孩子們揮灑汗水,感受運動的魅力,更是將多元性、公平性與包容性具象化,給予孩子們一次體驗殘障人士生活的寶貴契機。

在支教末尾,師生共同舉辦了“守護綠意,對話自然”的綠色藝術展。大手攜小手,志愿者教師悉心講解綠色環保知識,而孩子們則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樸素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獨屬于自己的工藝品。通過這種直觀、有趣的方式,支教團隊希望培養孩子們的環保理念,讓他們能在現實生活中也參與到環保實踐中去。

短短14天的陪伴,寄寓著浙大學生三農協會愛心支教中心對鄉村孩子們無盡的關切與愛護,他們在手植青青幼苗,他們在播撒希望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