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普及城鎮居民應急救援的知識,提升自救互救的能力,有效幫助城鎮居民掌握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多項急救技能。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赴原陽縣新莊村急救知識科普實踐團于7月2日至7月7日開展了為期6天的“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社會實踐活動。
“醫”路同行,“青”力而為
首先為了解當地居民對急救知識的認知,團隊成員在6月29日下午一同前往新莊村,通過尋訪調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對急救知識的認知程度,進一步完善科普內容。7月3日,團隊成員來到新莊村小廣場,為村民普及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高熱驚厥創傷后的正確處理方法等急救常識,并展示了急救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指導村民進行現場模擬操作,幫助村民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
村民們積極參與、興趣高漲,不斷地向團隊成員提出疑問,成員們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答疑解惑。目的是讓村民們在此次宣講和培訓中更好的了解并掌握應急救護的知識,同時讓村民能在突發事件中幫助自己和他人,實現自救和互救,實現“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人人能急救”。村民紛紛感嘆在這次急救知識學習中受益匪淺。“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小姑娘們!通過你們的科普讓我們家孩子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簡單又容易理解。”一個小孩的奶奶說道。
“醫”心為你,科普有方
由于村里老年人居多,但缺乏對意外急病,突發傷害等緊急情況處理的常識,以至于在事故來臨時常常不知所措。7月4日至7日,宣講團成員挨家挨戶向自主能力的老人科普急救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宣講團成員們結合身邊常見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人們講解了如何撥打120以及遇到心肌梗死、腦梗塞、關節扭傷等常見急癥時的救治。同時為了防止老年人遺忘,團隊成員們還打印了急救小冊子,用簡單的圖畫場景幫助老年人理解記憶。此外,還向老年人宣傳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讓老年人都能了解和熟知與自身相關的服務內容,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的依從性。此次實踐活動不但提高了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參與率,而且還加強了老年人對突發安全事故自救知識的了解,使老年人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巧,提高了老年人緊急情況自救、互救能力,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醫”起護航,共筑健康
在義診現場,團隊成員為老人帶來了血壓血糖測量、蒙特利爾認知評估、簡明精神狀態檢查、簡易認知評估以及夏日常見急性病預防小妙招等義診項目,并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給出了精細化的建議,讓老年群體了解自身的生理和精神狀況。
團隊成員張萌、李一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前來咨詢的老人們耐心地講解著有關夏季中暑,高熱驚厥,心肌梗死,海姆利克等的相關急救知識,并針對老人們的疑問,做細致的解答。“這些醫學生志愿者就跟我的孫女一般大小,可是別看他們年紀小,但卻像是一位位‘小醫生‘,給我們這些老年人做起急救知識科普來,既專業又細心。”在場的劉大爺拉著一名實踐團的同學的手不停地道謝。
通過此次宣講活動,村民不但了解到海姆利克、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知識,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急救知識傳播氛圍,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健康意識。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們為他人提供幫助,增加了自身的社會參與意識,培養和鍛煉了志愿服務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后續,團隊成員還將繼續跟隨愛心志愿者團隊進行宣講,為實現“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