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讓青春之花在實踐中精彩綻放
近年來,桂林理工大學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立足學校辦學方向,協同推進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科技創新教育,高質效實施社會實踐育人行動。五年來,學校在社會實踐中獲評19個全國重點團隊,5個全國優秀團隊,連續五年榮獲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和“鏡頭中的三下鄉”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和“挑戰杯”系列競賽等重要賽事中獲國家級獎項45項、區級562項,20余名學生獲評“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學校各類平臺也先后獲評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大學生創業示范園等。
實施“百千萬”工程,開創大學生實踐育人新模式。學校開展百名學子看世界實踐活動、千名學子知中國、萬名學子愛廣西實踐活動,通過寒暑期和日常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廣大學生開展理論宣講、國情觀察、企業實踐、鄉村振興、文化傳播等實踐活動。學校形成了以“百千萬”工程為核心的分層分類培養、協同一體推進的社會實踐育人體系。學校開展“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提升學生服務社會能力。學校各級團組織與地方政府、社區、村鎮等合作,組織學生開展基層治理、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充分發揮高校專業特長和人力資源優勢。學校各級團組織與桂林市38個社區、村鎮結對,開展各類社區實踐活動120余場,不斷深化社區實踐育人成效,為基層治理提供桂工青年力量。學校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科普教育基地、社區鄉鎮、中小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和勤工助學服務公司等社會實踐、就業實習基地,扎實有效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發揮好平臺育人功能。
深入實施志愿服務“6+”計劃。學校建好青年志愿者服務站,嚴格志愿服務項目的立項審查,廣泛開展學生骨干志愿者培訓,促進志愿服務管理規范化、流程標準化;完善志愿服務時長認定和嘉許機制,實現志愿服務記錄信息化。學校深化志愿服務組織建設,推動校級青年志愿者協會規范化建設,推動班級團支部與街道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結對共建,構建“學校+學院+班級”三級聯動的志愿服務組織結構。著力培育志愿服務品牌。依托“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立足校園師生和周邊社區居民需求,廣泛開展扶老助殘、關愛困難青少年、生態環保等小而實的常態化服務項目,持續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學校志愿服務高效高質開展,志愿服務成為學校實踐育人的重要陣地,學校“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志愿服務項目深受學生喜愛,涌現出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向上向善·廣西青年榜樣”等一批以志愿服務精神激勵成長的青春榜樣。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主線。學校實施“六金”計劃,構建“課程—訓練—競賽—培育”4 個模塊,注重“體系創新、方法創新、實踐創新”3 種創新,形成“制度保障、經費保障、人員保障、條件保障”4 個保障,強化“思創、專創、產創”三向融合。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普及教育”必修課。做好學生入學創新意識啟蒙教育,定期舉辦“創新創業文化節”、創新創業典型事跡分享會等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面向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學生舉辦實戰訓練營。組織申報“大創”訓練項目,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潛力;聘請校內外優質導師進行輔導培訓,提升學生創業實戰能力。在學生重要科技賽事中榮獲國家級獎勵20余項,推動廣大學生在創新創業賽道上展現青春智慧,閃耀青春光芒,勇擔青春使命。
下一步,桂林理工大學團委將不斷提升青年工作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在奮力建成特色鮮明、國內知名高水平理工大學的新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創新激蕩高校雙創探訪
- 首站,小組成員踏入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學校圖書館,小組成員與王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