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素質教育勞動實踐基地課程建設水平,充分發揮實踐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實踐基地服務學校勞動教育的質量和水平,10月17日至19日,徐州市中小學素質勞動教育及基地課程建設培訓在豐縣志堅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舉行。本次培訓包括教學研討、專家座談和學習交流等內容。
本次培訓由徐州市教育局主辦,豐縣教育局協辦,豐縣志堅中小學素質教育勞動實踐基地承辦。江蘇省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中心勤工儉學科主任戴春,徐州教育局副局長徐志,豐縣教育局黨委委員、督導室主任于牧華,徐州市教育綜合保障中心教育主任宋浩宇、副主任鹿雷,各縣(市)區勞動教育分管局長、勞動教育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地各校勞動教育骨干教師代表,中小學素質教育勞動實踐基地教師代表等共同參加培訓。
戴春通過對國家政策理論的解讀,指出了基地課程實施的方向和實踐路徑:要擴大校外勞動教育資源,搭建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平臺,結合各地文化傳承、文旅融合等項目載體,以靈活多變的方式開展勞動實踐,形成行業特點、地域特色;基地課程實施要推動以“項目化學習”“問題化學習”為主導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比傳統單一學科體驗更為豐富、更加真實、更具參與性的體驗,全方位提升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的能力。
徐志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我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工作的成果,并對各基地課程建設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與要求。一是既要學習借鑒先進的經驗做法,也要堅持特色發展,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機制和體制,努力提升基地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做好服務過程中將基地做大做強,拓展活動項目,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基地品質內涵。三是加強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地的區位優勢,積極探索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宋浩宇提出,各基地要不斷的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課程體系,積極和學校課程對接,在實踐過程中把出力流汗和磨練意志相結合,技能學習和勞動素養相匹配,通過課程的建設促進勞動意識的內在自覺,勞動情感的自主生發,勞動價值的自主構建,讓勞動教育引領孩子的個性發展,凸顯基地育人功能。
本次培訓邀請到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特聘專家王先佳以及上海長寧區教科院教研員正高級教師、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戴申衛進行授課。參訓學員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體驗了志堅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的特色課程。大家紛紛表示,本次培訓是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對于推動我市勞動教育的進步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地課程建設是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健康發展的基石,勞動是學生習得本領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以創新為引領加強基地課程研究,以考核促建設,促進基地全面發展,在基地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國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資源征集活動中連續兩屆,我市課程資源入選數量位列江蘇省第一名。徐州市綜合保障中心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豐富新時代勞動教育內容,在勞動中回歸教育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