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晉原飛火非遺社會調查實踐團實踐項目介紹
火流星為太原民間社火的形式之一。曾在全省各地流行,亦稱“耍火炭”、“火蛋舞”,流星技藝由原始狩獵工具“流星索”發展而成。 它由舞者將一根繩索橫放于頸后,手握繩子中央,繩頭兩端各系彩珠或小碗狀的鐵絲籠頭,內裝木炭或棉絮浸油后點燃,舞起來像兩個火球在夜空中旋轉飛舞,故稱“火流星”。 2008年,“風火流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我們的團隊名為“火流星之旅”,旨在對山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火流星”進行深入調研。我們小隊由10名隊員組成,共同完成該項目。我們的研究目標是深入了解“火流星”的歷史、傳承、表演形式、文化內涵、保護與傳播現狀等方面,為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調查數據和建議。對于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發展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可以反映人類文明的演進與創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實際的保護和傳承中,可以發現其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需要由專業人士加以引導。此次社會實踐可以鍛煉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更早地走入社會,學習實踐技能。在社會實踐中拓展自己的視野,在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做到長眼界、增才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是當代高校學生必學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接觸歷史,深入感知古代賢人名士的思想情懷,肩負起傳揚民族精神的大任。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建設者,大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力與生命力。這次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文化認同感。在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時代,大學生在汲取有益外來文化的同時,更應該將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對于實踐成果,我們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拍攝微電影方面: 拍攝微電影是一項需要考慮多個因素的復雜任務。拍攝微電影方面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預算、創意、劇本、器材、場地、人員和后期制作等方面。 在預算、器材、場地、人員方面,實踐隊可通過減少開支;使用公共場地進行拍攝;器材自備;人員自備等方面完成。 在創意、劇本、后期制作方面,實踐隊通過策劃部協助隊長統籌工作,團隊有關文案撰寫部分的直接負責部門,包括推送文案、問卷內容、訪談資料、實踐報告等。通過宣傳部推送制作,媒體運營,錄拍及美工設計工作等后期制作。通過外聯部負責溝通、資料搜集。負責隊伍財務收支、衣食住行的安排、安全預案等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實踐順利進行。 2.在調查問卷方面: 問卷調查的優勢:具有較高的效率;具有客觀性;具有統一性;具有廣泛性。問卷調查是一種發掘事實現況的研究方式,最大的目的是搜集,累積某一目標族群的各項科學教育屬性的基本資料,可分為描述性研究及分析性研究兩大類。 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上,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鏈接進行問卷調查以達到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調查目的;通過線下對路人進行隨訪調查,并在不同地點進行以保證調查人群的多樣性;通過聯系支教團等在新一代群體中調查。 3. 設計文化衍生品方面: 文化衍生品是指圍繞某一種文化所開發制造出的一系列延伸可供售賣的服務或產品。因此應該深入挖掘傳統技術與藝術特色, 恰當的運用獨特的藝術元素與符號, 大膽與當今時代文化背景及特征等結合, 同時融合情感化的設計元素, 設計更加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創意作品, 設計出更具多樣性, 創新性, 兼顧審美和功能的產品, 滿足當代人們的審美情感和生活需求。 我們計劃基于“火流星”文化元素,設計和開發文化衍生品,例如微信表情包、文化衫、手工藝品、音像制品等,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做出貢獻。 4. 策劃“火流星”文化節 火流星為太原民間社火的形式之一,曾在全省各地流行。在前期工作中,我們將計劃與當地政府和文化機構合作,策劃“火流星”文化節,邀請各地的表演團隊和愛好者前來參加,豐富文化活動,擴大文化影響力。在往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相關的部分經驗。 5. 建立“火流星”藝術團隊 我們計劃借助本次調研的機會,組建“火流星”藝術團隊,招募喜愛文化藝術和和有表演才華的人員,繼承和發揚“火流星”文化遺產,為文化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通過觀看視頻或實地觀察來進行學習。
作者:白日成 來源:自著
- 尋訪紅色貴州,緬懷革命先烈
-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的重要指示。于8月4日至8月5日,蘭州理工大學“一黔路行”實踐隊開啟了一
-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