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于當下,青春正當時
2023年的這個夏天永恒且燦爛,我有了一個全新的生活體驗。從合川到豐都的兩個小時路程里,從懷揣著激動到滿載而歸的旅途中,我在包鸞鎮收獲的不僅僅是一段體驗,更多的是孩子們臉上可貴又明亮的笑容。
“老鷹山上鸞鳥飛,玉帶環繞三水匯。悠悠流淌包鸞河,紅色水鄉旌旗揮”這是豐都縣作家冰泉《紅色水鄉詩如畫》所描繪出的包鸞,也是我與包鸞鎮的初識。
當我真正去到了包鸞鎮,看見了一片片綠悠悠的農田、奔涌向前的溪水、極具特色的十里紅楓,體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蘊,也遇到了一群和藹可親的居民。在那里,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被晚霞包裹的村莊,夜幕降臨的繁星滿天,路邊的小狗每天都會搖著尾巴迎接我們,還有遠遠就會跟我們打招呼的小朋友們,快樂與滿足驅散著那半個月夏天的悶熱。
2023年7月6日,我與隊伍里的另一位小伙伴一同去往了“鸞媽媽”兒童互助會了解小朋友們的情況并進行工作對接。這是我與那50幾名小朋友們的初見,沒有過多的語言交流,更多的是在后面觀察著他們的上課的表現,心里在默默的想著我們未來幾天的工作開展。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三尺講臺書寫著很多人的執著與夢想,播撒著陽光與希望。對于我來說,第一次作為小老師去與小朋友們相處,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心中難免會有些擔心與不適應,害怕自己的內容不夠有趣,害怕小朋友們不夠配合......
當我與隊伍里的小伙伴們開展第一次課堂時,令我們意外的是,小朋友們非常的配合。課上,他們坐姿端正,認真聽講,會積極舉手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課后,他們會主動同我們搭話,詢問我們的名字,與我們聊天又或者邀請我們一起玩玩具,離別之際,他們還會詢問你:明天你們還來嗎。
就這樣,作為“鸞媽媽”兒童教育互助會志愿活動的負責人,我幾乎每天都要去。雖然每天都是幾乎一樣的路線,一樣的時間,但看似相同的每一天也都不盡相同:大太陽、陰天、雨天,還有著每日不同的搭檔。但相同的是小朋友們怎么也抵擋不住的熱情。盡管還走在樓下,他們也會從窗戶探出腦袋快樂地向我打招呼。我能感受到小朋友們地眼神和熱情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為他們帶去知識和陪伴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要做好此次活動的想法。
在這為期一周的相處中,我們一起探尋黨旗,一起朗誦詩歌,一起觀看紅色電影,一起實操滅火器,一起做游戲,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了很多很多事。
在7月12日,是我們志愿活動的最后一天,我的心情十分復雜,當他們如往常般問我明天還來嗎?我回答的不再懇切。他們會直白的表達對你的不舍與喜愛,當他們叫我“老師”時,我的心里一片柔軟,我們從最初的拘謹到如今的是可以暢聊的朋友,他們真的是一群非常可愛的小朋友們,
細細回想,雖然三下鄉“童心向黨,筑夢未來”兒童互助會志愿活動充滿了挑戰,卻是幸福和歡樂的記憶占據了腦海的大部分空間。對于小朋友們而言是知識與陪伴;對于我們來說,這7日是充盈的躍然、難忘的記憶;對于我來說,在這里,我學會了鄉下生根的力量,在陪伴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知識和溫暖傳遞給他人,也從這份溫暖的陪伴經歷中收獲自己的那份成長和喜悅。
我也希望下次還有更多的機會去參加三下鄉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經歷的途中,更多的感受收獲的喜悅。
作者:朱虹諭 來源:重慶對外經貿學院“承紅色基因·揚時代新風”黨員先鋒實踐團
- 賡續紅色基因 再邁紅色征途
- “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青春三下鄉|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赴新疆“文鑄火洲”紅色文化宣講實踐團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