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美育序樂章,繪鄉村新畫卷
為了打造出知識性與審美性并重的美育課堂,“青年行鄉村興”實踐隊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圍繞“外語+美育”的課堂模式在玉窖小學展開了主題為“樂韻遍校園,美育潤童心”的音樂課。實踐隊將外語知識融入有趣的音樂課堂,獲得了小朋友們的一致好評,跟著我們的鏡頭來看看吧!
樂韻遍校園,美育潤童心
“Do-a deer a female deer,Re-a drop of golden sun...”聽,走廊回蕩著一陣陣歡快的歌聲,發生了什么?原來是玉窖小學的學生在演繹英文歌曲《doremi》呢!瞧,他們一邊唱英文歌,一邊比手勢舞。聲情并茂的歌唱再加上整齊劃一的動作,這場小小音樂會最終圓滿地落下了帷幕。為了將這首英文歌演繹好,同學們可謂是過關斬將,乘風破浪。學唱英文歌,第一關要過的就是英語單詞。秉持著“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理念,書瑤老師和培思老師設置了許多小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單詞。隨后,學生在小老師們的手把手教學下順利攻破第二關——記動作。值得一提的是,現場課堂的氛圍在“小組pk”學習模式的加持下變得緊張有趣,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紛紛躍躍欲試。
從不可能到可能,從舊貌到新顏。
除了有趣的音樂課堂,書瑤老師和培思老師還通過調研本村歷史,并繪制了繪本《About the Village》,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本村的變化吧!繪本顏色多彩,內容富有童趣,一輛輛車、一棵棵樹、一條條河、一座座山......水綠村美,不僅能看到充滿希望的田野,更能看到人們臉上掛滿的微笑;那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樓房更是與以往截然不同:房子不再是用石頭、黃土混雜而成的矮平房,家家戶戶的房子整潔大方,高貴大氣。鄉村振興使村莊改頭換面,給當地的村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和快樂。如今,鄉村美貌煥然一新,農業產業時序日新,民俗文化被賦予了新的活力,安居樂業印在了玉窖村新畫卷上。
作者:文巧娜 許瀚友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赴紅色圣地,追溯歷史文化底蘊
- 本次實踐活動擬從“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觀點出發,在探索紅色文化,繼承發揚革命先輩紅色精神的同時,分析當地依托紅色文化發揚旅游
- 08-24
- 保護耕地紅線,”種”出美好生活
- 耕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
- 08-24
- 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百年夢想
- 耕地是農業最為基本的生產資料,是國家糧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礎。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耕地林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