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鄉村生態文明,點亮孩童心中綠夢
為深化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持續推動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牢生態文明理念,培養綠色低碳、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福建農林大學赴龍巖市FAFU燭光志愿服務隊于7月3日上午走進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的莒溪中心小學,開展了為期11天的支教活動,志愿者們結合農林大學科專業知識,為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帶去了一堂堂生動多彩、豐富新穎的“生態文明小課堂”。
“雙碳”行為,從身邊小事做起
志愿者制作動態有趣的教學課件,為鄉村孩子們講解“碳達峰、碳中和”知識,帶領大家深入挖掘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碳排放小日常,通過簡單有趣“二氧化碳氣球”小實驗、低碳環保小能手評比、垃圾分類實踐、塑料污染防治科普等小活動,讓孩子們迅速融入課堂中。通過知識講解、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的形式,讓同學們思考日常中有哪些小行動可以起到減碳、無廢、保護環境的作用,引導大家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節能環保的良好習慣,學習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美”、“勞”結合的生態探索
“生態小課堂”中,志愿者為孩子們準備了一系列豐富的“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式”“情景式”活動:通過拼、印、錘、染、晾等工藝,將收集到的植物落葉、落花根據不同紋路和顏色進行拼貼組合,在棉麻布上拓印成畫;以大徑材杉木切片為紙,樹皮為框,觀察杉木木紋設計獨一無二的圖案,再用丙烯顏料diy手工杉木畫;運用鮮切苔蘚、小型觀葉植物、小型觀賞魚、培養土等來創造屬于自己的“小森林”生態缸,觀察魚類的生活習性和水草的生長狀態,通過適當的水草養護和魚類喂養,保持水質清潔和穩定,維持生態缸的生態平衡。
實踐過程中,志愿者們講解了不同科屬種植物的特征與識別技巧,帶領孩子們觀察美、發現美,將生態文明思想與美育、勞育融合,讓綠色的種子種進下一代的心田,引導青少年努力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成長為人類美麗家園的實踐者、推動者。
作者:FAFU燭光志愿服務隊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