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7月27日電(通訊人 姚君毅 楊令)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落實深化省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要求,縱深推進清廉建設的創新之路。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探廉潔家風“潯家風”實踐團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古鎮劉氏梯號(崇德堂)、南潯家風傳承館、增山社區等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從實踐中感受傳承至今的優秀清廉家風文化,了解優秀家風家訓對營造清正廉潔的社會廉政文化的幫助。
尋清廉家風
第一站,實踐團來到了“四象”之首劉鏞的三兒子,劉安泩的住宅——“紅房子”劉氏梯號,劉氏梯號就是劉鏞第三個兒子劉安泩居住的私家宅院,也是大名鼎鼎的南潯紅房子。劉安泩字悌,在那個時期對男人的名字的稱呼有避諱的習慣,加上而悌與梯互為通假字,所以就用梯來代替劉安泩的避諱之字了。
走進劉氏梯號中的清醒書屋,這是一個以莊氏史案為背景的“警醒堂”項目,以該案反面人物的“貪”與“恥”襯托“清醒書屋”展陳人物的“清”與“廉”,從豐厚的歷史文化中萃取精華,讓我們在其中感受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警醒堂”照片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令
跟隨著清風的指引,實踐團來到了南潯家風傳承館。我們從南潯家風傳承館了解到南潯絲商傳承與耕讀傳家、唯善為寶、開明開放、崇德尚義等家風品質具體對現在的影響,深入調研當地良好家風家訓建設和傳承的實際情況。
訪優秀家風
旅途的第二站,實踐團走近生活在這座古鎮的當地居民與慕名而來的游客,通過采訪和收集問卷深入了解了優秀家風家訓對營造清正廉潔、公正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廉政文化的作用。感受當地人家風傳承的歷史,了解到不同家庭中不同的家訓以及如何傳承自己家族的家風。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古鎮商戶照片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令
孝順、誠信、公正、助人為樂……一個個家風吹入我們的心中,這灼灼夏日,仿佛也因為這場風的吹拂而涼爽了許多。這熔爐般的七月,古鎮人民依舊傳承著古鎮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南潯人們的勤勞、淳樸,熱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與熱忱。這份熱忱,是南潯人民一代代傳承的寶貴財富。
宣清廉家風
旅途的最后一站,實踐團深入增山社區,與社區書記探討清廉家風在社區傳承的大致情況,并以“腐敗”為主題,分“如何定義腐敗”和“腐敗的后果與危害”兩大板塊為內容的PPT進行宣講,分析如何打造清廉家風建設,讓當地人們更加了解優秀家風建設對清廉社會和校園建設的重要影響力。圖為實踐團成員反腐敗,講清廉宣講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令
短短三天的旅途結束了,在這清廉家風的吹拂下,清廉家風優良傳統將永遠得以傳承。實踐團也在 為期三天的實踐中認識和體會到了廉潔家風建設對個人、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將清廉永存于心,做新時代的“新青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