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學院商學院開展“傳承延安精神,鑄魂時代新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考察就來到延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運動史,熟知黨的延安時期對中國革命以及中國青年運動的重要意義,7月5日,宿遷學院商學院“薪火青春 研習之路”暑期社會實踐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考察足跡,前往陜西省延安市,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實地感悟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紀念館實踐團滿懷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紀念館前的廣場,毛主席的銅像巍然佇立,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成員們一起參觀了館內“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等多個主題部分,重溫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里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記憶,充分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自力更生、浴血奮戰的革命斗志,對黨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楊家嶺革命舊址實踐團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了中共七大會址及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楊家嶺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領導人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在楊家嶺期間,我們黨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中共中央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
成員們看著老一輩革命家簡樸的故居,深刻體會到,正是在這不大的一片窯洞中,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心中的理想與信念,指引著中國革命勝利的方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孕育出偉大的延安精神。
棗園革命舊址進入棗園革命舊址,實踐團成員們共同瞻仰了高大巍峨的中央五大書記的銅塑像,他們昂首闊步的姿態,意氣風發的精神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在此居住期間,中共中央繼續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棗園的燈光照人心,延河滾滾喊‘前進’”,棗園時期是黨取得全國勝利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延安精神發展發揚不可或缺的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考察時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延安一行,實踐團成員學習了解了黨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十三年所取得的光輝業績,深刻學習領悟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進一步思考了延安精神的現實啟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不僅要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更要認真研讀延安這“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要堅定理想信念、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傳承并弘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品質,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