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建筑工程學院 作者:庹旭貝 紀宏】鄉村振興,產業為基。2023年7月3日下午,為了解太安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觀察團一行參觀了墊江縣硯臺鎮太安村的小型光伏電站。
該小型光伏電站是太安村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典型范例。據了解,太安村近年來由于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土地日漸閑置,得不到有效開發,經濟效益亦無從釋放。為化解該矛盾,當地政府另辟蹊徑,引進墊江首個村級光伏扶貧項目,以農光互補強土地利用、促村民增收。
該農廣互補項目采用現代、科學、高效的設計理念,發展“光伏加種養”的綠色互補農業,將能源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一方面光伏發電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實現整村綠色電力自給自足,將剩余電能出售給國家電網后,每年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增收十余萬元。另一方面打造“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在光伏發電板下合理密植的黃精等中藥材,每年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收5萬余元。駐村工作隊大膽創新,通過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手段,實現“立體構造、一地兩用、復合收益”,觀察團對此紛紛表示贊嘆。
“太安村海拔高、年日照時間長、光能轉化率高,比較適宜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同時板下種植中草藥,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還能帶領村民增收。光伏發電項目一舉兩得,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望著山頂連片起伏的光伏發電板,太安村黨支部書記周朝盛向觀察團欣慰地介紹。
通過此次參觀,觀察團的同學們見證到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實現鄉村振興,夯實當地特色產業是重要基石,提出因地制宜方案是必由之路,要把含有先進技術的血液注入農村,才能建設好科學、綠色、智慧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