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而福建建甌作為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之一,立足第一產業,發展二三產業,著力培育農業產業化強鎮、農業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建設,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前來探訪。2023年7月11日,福州大學“探建州風采,繪數字青春“實踐隊深入建甌下鄉,聆聽了村書記的心聲,探訪了當地茶廠,并登上了茶山,記錄下了這段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見聞。
村書記談話-鄉村振興的夢想與挑戰
實踐隊與村書記談話
在建甌下鄉時,實踐隊與廈門海關駐建甌市后塘村第一書記吳建隆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吳書記熱情地向實踐隊介紹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和建甌村莊的發展方向。“小橋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茶園1.7萬畝,年產毛茶1600噸,高山茶‘百丈巖茶’可稱上茶中珍品,南平市茶王賽中,連續三年被評為茶王。小橋鎮靠茶吃茶”。書記就關于“茶業是小橋鎮的根本產業,但是小橋鎮的茶產業發展目前陷入了瓶頸”這個問題與實踐隊展開了討論。提出打算要樹立建甌茶葉品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以此宣傳建甌茶葉文化,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同時,擴展消費群體,構建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以迎合各群體的品味和追求。
探訪茶廠-鄉村產業的騰飛與變革
離開吳書記的辦公室,實踐隊來到了建甌的一家茶廠,探訪當地的鄉村產業。茶廠內一片繁忙,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采摘、加工和包裝。在與茶廠負責人的交流中,實踐隊了解到這里的茶葉已經成為建甌的一張名片,通過品質的提升和市場的拓展,茶產業正成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茶廠負責人高芝鈞介紹制茶流程
茶產業的成功背后是鄉村產業的騰飛與變革。在過去,建甌曾經面臨著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附加值低等問題,而如今,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農民技術培訓的推動,農產品加工和品牌建設逐漸興起,鄉村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
爬茶山-自然與生態的寶藏
實踐隊茶山合照
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福建建甌人民正以勤勞的雙手傍著茶香書寫著新的篇章。村書記的堅定信念、茶廠的創新發展以及茶山的自然之美,都展現出了鄉村振興的希望與潛力。實踐隊相信,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福建建甌將繼續煥發出光彩,成為鄉村振興的杰出代表。
與貧困戶交流脫貧經驗-希望的種子在鄉村生根
實踐隊到脫貧戶家中探訪與了解
在交流中,實踐隊了解到,這位貧困戶不僅僅通過鄉村振興獲得了經濟上的改變,還感受到了社會關愛和自尊的提升。他們在生態扶貧與當地產業結合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也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與人交流和學習,這種改變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更是對他們自身價值的重新認識和肯定。
這次交流讓實踐隊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鄉村居民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通過技能培訓和產業合作,貧困戶們能夠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同時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福建建甌下鄉探訪的見聞中,村書記的夢想與挑戰、茶廠的興盛與變革、茶山的自然之美以及貧困戶的脫貧經驗,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畫卷。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福建建甌正以茶香、勤勞和智慧,書寫著新的篇章。實踐隊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福建建甌將繼續閃耀著希望的光芒,成為鄉村振興的成功樣本和鮮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