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性教育不僅是一項天賦權利,也是維護健康成長與一生幸福的基礎。2023年1月1日至15日,向陽花初潮之禮項目組以“為鄉村女童帶去溫暖的生理衛生健康課堂”為初心,成立寒假實踐隊開展有關青少年性教育接受程度的社會調查,了解當前我國性教育的普及程度,致力于打造更貼合當今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性教育課程。
為全方面地認識性教育的現狀,本次實踐項目通過線下線上結合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借助互聯網,開展線上問卷調查;二是部分隊員在家鄉地區進行線下采訪。
針對青少年年齡階段受訪者的問題,了解當下青少年人群對于性教育的觀點,隊員們查閱相關文獻、借鑒往年經驗,綜合性地設計多元化的問題。在此期間,反復審核和考量,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問題組成問卷并廣泛轉發。有關線下實踐,采訪問題與線上問卷相似,根據隊員所在地區的教育程度、開放程度可進行適當的調整,隊員積極走訪,細致記錄采訪內容。1月3日至10日,調研任務順利完成,如期收獲大量重要的信息。
經過數據分析,我們認為性教育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在“你曾經接受過性教育嗎?” 此問題上,只有16.96%的人接受過并且學到了很有用的知識,而41.07%的表示未接受過,41.96%則認為接受過、但印象不深刻。線下采訪也發現大多數的性教育流于形式并不深刻、過分強調禁欲方面。除此之外,電視中的性行為鏡頭,網絡上對性行為的介紹和描寫,竟然是大部分青少年了解性知識的重要渠道。不過,令人欣喜的是,有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對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有簡單的認知。而且有95.53%的人表示未來會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學習,表明對于性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正在逐步提高,相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什么是好的性教育?每一個個體會對自己喜歡的人表達意愿和感受,通過協商與溝通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如:忽略性別、性傾向和其他標簽,實現普遍的個體價值)。雖然,當前性教育的程度還有待加強,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建立良好的聯動關系,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認識性教育的觀念。
通過本次實踐,項目組會根據相關數據不斷完善和豐富課程內容,使其更加科學化和體系化,不忘初心,永遠向前。“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實踐隊隊員也表示,性教育的普及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的奮斗,我們會擔當青年的使命與責任,用努力和汗水積極耕耘,把個人力量匯聚起來,助力性教育的發展與成熟,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