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打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已經在南昌開始實習。在工作的間隙,我也偶爾想起那半個月的旅程——那好像一場美麗的夢。
故事的開始是我們幾經輾轉來到吉首火車站,然后乘坐中巴翻越重重大山抵達翁科,那是我們此行的終點,也是甘露耘夢小隊本次夏令營開展營地。高大的山坡、無邊的綠色、古樸的民居,還有我們初到時圍坐在學校門口歡迎我們的孩子,是我們對這里的初印象,那時的我們對一切好奇、興奮,帶著隱隱的擔憂,卻沒想到會留下一段如此難忘美好的記憶。
匆匆忙忙安頓下來,與當地工作人員對接、小隊內開會、彩排開營儀式,忙碌中發現孩子們已經進入校園,他們燦爛的笑著,帶著比對我們還多的好奇,圍在我們身邊,太可愛了。
隨后便是順利開營,上課,運動會,家訪,結營。
當課程步入正軌時,我們與孩子們的連結愈發深刻。女孩們會每天歡喜地前來擁抱我,牽我的手,跟我講悄悄話,給我塞冰棒糖果等等小零食;男孩們會興致勃勃地帶我們去看神秘的風景,探險湘西。我享受這種寧靜與慰藉,享受這種純粹的快樂與喜歡。

圖 1為孩子們與志愿者老師的合照
這個年紀的學生最鬧騰,嘰嘰喳喳,精力旺盛,中午從不午睡。但是他們很會心疼人,都是善良的小孩。有一個志愿者老師在學校時腳就受傷了,夏令營時仍堅持來了,營期間沒少收到“早日康復”之類地小紙條。我的嗓子因為上課和講話破音,啞了10天,每每一說到自己嗓子痛,原本吵鬧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安靜,看著我。那天我當助教,坐在一個小組里面,前一天沒休息好,很不舒服,眼皮打架,在孩子們動手創作環節忍不住趴在桌上歇著,旁邊有個小男孩,約莫二年級,突然站起來對著前面一組噓聲,我以為他是要調皮,問他怎么了,他說怕前面的人講話吵到我休息。那一刻心軟軟的,認真地對小男孩說:謝謝。



圖 2為孩子們給我的零食
家訪,那是我們接近孩子們最真實的一面的一天。平日在學校里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小學生,在家庭背景下,被我們看到了另一面。這里的大多數孩子處在不健全的家庭關系當中,那些不該出現在這個年紀的敏感和小心其實都可以在這次走訪中找到緣故。從失去雙親、家里只有他和爺爺的孩子的家中走出,志愿者老師直接哭出聲,也感染了我們所有人那一天的心情。“我們這次家訪無法改變任何。”這是我們從家訪的籌備到復盤一直在重復的一句話,可是真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那么渺小,那么無奈與無力,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失落。
振作起來之后再看,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
現在想起來,我對著那個小男孩說,子杰...小男孩非常平靜、帶著淡淡的微笑(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表情一直都像在笑)地說,老師我叫淋杰,還是會忍不住笑。
中午校園是會關閉的,但小朋友們往往不回家,就在校門口坐著等一點半開門進來玩,我有時會在外面陪他們一個中午,有時會和他們玩一個“數到3000秒我就出來”的游戲,借此回去稍作休息(我猜他們沒數)。
那天我照常在外面陪孩子們,小朋友們就這樣圍在我身邊,過了一會兒我實在困,就坐在小賣部門口的臺階上蹲著小睡,隱約可以感覺到他們在我周圍做些什么,興許是我太懶,并沒有起來。誰想身邊突然安靜下來,孩子們離開我了嗎,正惆悵孩子們的新鮮感去的好快,一抬頭,不遠處花生老師和幾個小男孩在講著什么,另一邊剛剛圍著我的小女孩們拿著畫畫本在畫畫。我無意間摸了摸我的頭,右耳和后腦勺綁頭發處各插著一朵花!我驚呼。

圖 3為船長老師為我和女孩們拍下的照片
要分別了,來送別的小朋友們從笑著擁抱到哭著招手、追車。
給我們做飯的楊老師也來了,帶著她同樣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冬祥,其實是冬祥先來的,他提著一袋糖果給我,說是楊老師給我們買的,我推辭了兩句,想讓小男孩自己拿著吃,無奈拗不過,只好提著糖果分發給伙伴們,不忘告知一句楊老師給我們的。
臨上車時我才和楊老師說上話,我說,謝謝楊老師給我們買的糖果,楊老師愣了愣,看了眼不遠處樹下的冬祥,說,是冬祥買的,看到你們要走了他說要表示什么。而剛剛與冬祥短暫的對話中,他一字一句并未提到自己......
后來在車上我把這個小插曲講給伙伴們聽,我扭頭,坐在我后面一直表面上情緒平穩的船長老師紅了眼眶,我回過身靠在窗上,默默流淚,前邊花生老師朝我伸來一只握拳的手,張開,是我遺忘在學校的銘牌,情緒就這樣毫無預料地炸開了。

圖 4圖為孩子們登上我們離開的車
分別后的一周里,我都在夜晚翻看相冊里面的他們,細細地將視頻看了一遍又一遍,從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一個他們,看著看著嘴角會不自覺上揚。而藏寶帶里的紙條,我至今不敢打開第二次,我怕那些字眼里面對我的期盼,過于有份量,我無法在離開后再次承擔。
你問我來到這里的意義是什么,又能帶給孩子們什么,我躊躇著,我自省著,似乎答不上個所以然,但是我卻真切感受到了他們為我帶來的,那些溫暖、鼓勵,那些信任,他們給我的勇敢的力量,給我的大大的擁抱,讓我在日后想起這段經歷時都會知道,即使他們遠在湘西,也能同我分享同一個燦爛的笑。
短短14天,我們經歷過的無數個動人的瞬間,都將成為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