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山西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黨支部第九期紅色記憶尋訪實踐隊隊員梁莘楠、張瑞琪、蔣萌玉等人為深入貫徹紅色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前往襄汾縣敬德西街襄汾縣抗日戰爭陳列館開展紅色記憶實踐活動。
襄汾縣抗日戰爭勝利陳列館,于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本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緬懷先烈、開創未來”的理念成立,位于襄汾縣敬德西街。展館先后被評為襄汾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襄汾縣委黨校共產黨員黨性教育基地、臨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汾市十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襄汾縣傳承紅色文化,凝聚愛國主義思想,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館分為“銘記歷史”、“歲月有證”、“民族脊梁”、“日軍罪行”四個部分,現存各類地方抗戰史料2986件,其中報刊265件,書籍285本,票證242件,契據派單路條1006件,文告手令107張,信題101封,老照片216張,武器96件,軍旗2面,衣物256件,生產生活用品213件,交通工具11件,抗戰及英雄人物圖片186張。通過各類布告、報刊、證章等實物以及梁茂祥館長的深請講解,再現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展示了一百多位抗日英雄的生平事跡,揭露了日軍燒殺搶掠的罪行。這些紅色歷史文物,鐫刻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丁陶兒女為民族獨立而英勇斗爭的光輝歷程,是襄汾縣紅色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館自成立以來,通過黨員宣誓、好基地講好故事、助力旅發---紅色文化交流會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它既積極投身紅色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又不斷的創新發展思路與方式,將紅色文化與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拍攝出具有時代意義的微電影。
“英烈不該被淡忘,飽含血與火的物件不是‘沒用的玩意兒’,他們承載著不能忘卻的歷史。”梁茂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優良傳統發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辦好陳列館,講好歷史故事,讓更多人傳承民族精神,為國家和民族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