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瓷藝,傳千年瓷魂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遇見China”團隊積極開展陶瓷文化公益課堂
如今,中國陶瓷享譽海內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北流作為嶺南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則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生產史。為弘揚和發展廣西玉林北流陶瓷文化乃至我國優秀陶瓷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近日,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遇見China”團隊在廣西玉林積極開展陶瓷文化公益課堂。
在玉林大學生志愿者聯合會、北流市義工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團隊成員將此次陶瓷公益課堂融入當地的大學生公益課堂活動當中,向孩子們介紹中國陶瓷文化,著重傳遞北流陶瓷之聲。此前,團隊成員赴北流陶瓷小鎮深入學習陶瓷文化,向陶瓷文化傳承人虛心請教,感悟陶瓷的文化底蘊,為深入舉辦公益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月2日,成員在北流市清華園黨群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陶瓷文化課。以“念念有‘瓷’”為主題的課堂導入,瞬間吸引在場同學的目光,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談及“陶瓷”一詞,“青花瓷”“唐三彩”“北流三環陶瓷”等關鍵詞瞬間從孩子們口中吐露出來,推動了此次課堂有序開展。課上,成員還為學生們科普“陶器”與“瓷器”、“釉上彩”與“釉下彩”的區別,重點介紹北流瓷器背后的故事,感知北流千年陶瓷發展歷程,從而讓學生走近陶瓷文化,感受其中獨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成員于2月6日在玉林市玉州區大塘鎮陽山村陽山小學開展了生動有趣的陶瓷文化課程。成員主要通過圖文并茂的課件和視頻向同學們介紹北流陶瓷的歷史文化,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尤其在欣賞陶瓷作品時,孩子們就像置身于充滿藝術氣息的陶瓷世界,感受到了巧奪天工的陶瓷工藝,不斷驚嘆陶瓷藝術的美感。說陶瓷,說的不僅是陶瓷,更是陶瓷背后蘊含的優秀文化。在了解到北流不僅是陶瓷之鄉,北流的陶瓷更是國禮瓷器的時候,孩子們明亮的雙眼里閃爍著對陶瓷文化的好奇與喜愛,他們喜悅的笑容里折射出的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自豪。
千年窯火,傳薪不止。公益課堂的開展,是將中華優秀陶瓷文化融入課堂,讓學生感受北流陶瓷文化的魅力、不斷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的生動實踐。未來,“遇見‘China’”團隊將繼續充分發揮公益課堂的作用,讓學生領會陶瓷文化的工藝之精,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之美,積極承擔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陶瓷文化的歷史使命,在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前進。
作者:萬冬梅 肖炎樺 來源: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萬冬梅、肖炎樺
- 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
- “鑄魂于心,尋跡追夢”遵義會議精神志愿宣講團在江蘇省多個地區展開了宣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使相關精
- 02-16
- 書海逐潮,助力文化建設
- 在12月10日中午13:3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椒生村村主任助理和田園使者再次前往椒生村,這次的活動主題是“書海逐潮,助力文化建設”的書
- 02-16
- 大美椒生,人人有責
- 在12月9日中午13:3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椒生村村主任助理和田園使者再次前往椒生村,這次的目的是開展以“大美椒生,人人有責”為主題的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