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四季春,少年宮里花弄影,紅河州中風光好,陽光少年成美景。紅河州陽光少年的夏令營之旅仍在繼續,這兩天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來一睹究竟吧~
1徜徉建水文廟,感受心靈洗禮
建水文廟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縣城內,是一座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文廟,始建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8月2日上午,紅河州的陽光少年們來到了建水文廟,感受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尋師之旅”,進行了一次萬世之師與當代少年的隔空對話。
來自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常中屯鎮家院子小學的常可歆說:“孔子是老師的老師,老師讓我們讀《論語》,從中學習道理,但是我有很多地方讀不懂。今天的表演非常震撼人心,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讀懂孔子的思想,做一個像他一樣厲害的人。”
2參觀非遺紫陶,體驗手作樂趣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縣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始于元末明初,成于清朝末年。歷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的說法,它代表了建水紫陶在中國陶瓷工藝上的極高成就。8月2日下午,陽光少年們相聚在建水縣臨安鎮蟻工坊,一起探尋非遺紫陶的奧妙,感受思想與工藝相互交融的美麗。
來自云南省元陽縣小新街鄉中心小學的李子豪興奮地說:“我從來沒想到,我們吃飯用的碗是用泥土做的,而且瓶子、盆都可以用泥土做,原來泥土有這么多的用處,不過這是很特殊的泥土。”
來自云南省元陽華澤陽光希望小學的李瑞晨很喜歡蟻工坊的建筑,他開心地表示:“這里的設計太漂亮了,連垃圾桶都是用泥土燒成的。我覺得很藝術,雖然做這個泥土會把手弄臟,但是可以把房子設計地很美麗,我很喜歡。”
3在軍事博物館,開展國防教育
紅河是云南革命的搖籃和沃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云南黨組織轉戰蒙自開展早期革命斗爭,點燃了云南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戰爭時期,紅河軍民固守紅河天塹,御敵于國門之外;解放戰爭時期,云南反蔣武裝斗爭在紅河發端;邊境作戰,紅河成為西線主戰場。而紅河革命軍事館更是云南首家省軍區系統革命軍事場館。
前來參觀的陽光少年們都感到無比震撼,來自會澤縣新街鄉新街小學的桂雨彤說:“剛剛的烈士墻實在是太震撼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多么地不容易啊!是犧牲這么多英雄換來的!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4學習面包制作,享受舌尖美味
在面包的香味中尋找生活的藝術,在玫瑰的色彩中探尋創作的巧思,將美食與藝術結合,讓心靈隨味蕾顫動。8月3日下午,陽光少年們相聚在伊香面包店,共赴一場打動味覺的面包約會。
來自云南省騰沖市荷花鎮佳橋陽光希望小學的趙玉琳非常興奮,這是她第一次做面包:“真的好開心!我很喜歡吃甜甜的面包,今天可以自己制作了。剛開始我還不太會做,但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終于做出了幾個像模像樣的面包,待會兒我要把烤出來的面包也帶給宿管阿姨嘗一嘗。”
5傳道授業解惑,緊扣教育主題
8月3日下午,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院長蔣波給參訓教師們開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路徑》《教師壓力管理與心理資本建設》主題課程,幫助基地教師們了解專業能力提升路徑,鼓勵教師不斷提升自我,同時學習心理知識,進行壓力管理,以充足的能力和積極的心態為學生成長服務;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藍曉萍老師開展了《會走路就會跳的舞蹈——排舞》課程,帶領參訓的中小學教師了解排舞的基本知識與魅力,鼓勵基地教師在培訓中認真學習,明確體育承擔的強體鑄魂、塑造新人的時代責任,共同努力促進中小學體育教育發展;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教師、培訓班班主任倪嘉丹,與參訓教師開展座談交流,了解當地中小學體育、美育、閱讀課程現狀,并深入探討新時代體育、美育、閱讀教學開展新模式、新方向。
6小機器大智慧,科技緊密相連
基地教師為陽光少年們開展了編程機器人、無人機體驗學習活動,為孩子們播放了機器人飛行器的視頻、解讀了編程的意義。通過這節課,更多孩子愛上了科學實驗,增強了探索世界的興趣。
7節目排練有序,歡聲笑語不停
晚上,支教老師、志愿者與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夏令營閉幕匯報演出的節目排練,朗誦、排舞、錫劇、科普舞臺劇有序進行,孩子們熱情高漲,歡聲笑語不斷。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去排練現場瞧瞧吧!
感謝為陽光少年們帶來精彩課程的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江蘇省科學技術館,也感謝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青團紅河州委、紅河州青基會、紅河州青少年宮對活動的大力支持。
夏令營接近尾聲,而基地的故事仍在繼續,老師和志愿者們悉心陪伴,小朋友們熱情不減。云南的美景旖旎惹人心醉,流走的時光都值得回味,而接下來的每一天,都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