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肥報農業,科學糧食安
綠肥保農業,科學糧食安
我國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鄉野變成城市、公社社員變承包經營主體、機械在農田馳騁,農業經營上以糧為綱變多種經營,糧食產量不斷躍上新臺階,而其中的土壤調查是保障糧食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項。2023年7月24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土壤復育,科技興農”農科小隊在崇州園區對茄子地和辣椒地進行了整理和土壤調查。
在土壤調查開始前,農科小隊成員們首先對茄子和辣椒進行了整枝打杈、綁枝和除草清理。將多余的側枝及老葉、病葉摘除,不僅讓植株看起來干凈利索,主要是能夠減少營養消耗、提高植株間的通透性、平衡植株長勢及增加產量。重要的一點是增加后期茄子的產量,保證最大效率的收果。而綁枝能夠避免茄子養分流失、增強茄子的抗病性,茄子在生長時也會更加飽滿,品質變得更優。
先前農科小隊成員們在此的土壤調查過程中,對茄子地和辣椒地進行觀測,從而判斷出該地方土壤很干,很硬,有種被壓實的感覺且幾乎沒有氣孔,但是土質很細碎、土壤肥沃、無固體廢棄物、是沙壤土或黑壤土。而茄子生長適合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壤質土壤。辣椒喜歡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適合沙壤土或者壤土,不能在鹽堿化的土地中種植。而現在經過生物菌肥撒施過的茄子和辣椒地,跟以前比較無疑是大變化,土壤不僅變得肥沃,土質變得疏松,孔隙性也變大了,利于排水。但通過使用團隊成員們制作成的生物菌肥,這塊地成功“起死回生”。
通過土壤調查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途徑,對未來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未來的土壤調查,農科小隊成員們仍在鼎力前行。
作者:邱云香 來源: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 文傳學子開展傳統藝術發展傳承調研
- 南京云錦始于南朝而盛于明清,為中國絲綢之瑰寶,錦中之極品。云錦手工妝花織造技藝達到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境界,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
- 08-21
- 重任在肩,踔厲奮發|西師學子三下鄉
- 為了切實體悟艾黎先生精神,讓青年學生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增長智慧、增強才干,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跟著總書記足跡,學思踐悟新思想
-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