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工作、文化傳承保護和中醫藥學重要指示精神,了解縣域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現狀,同時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感悟周禮文化與中華醫藥學的深厚內涵。實踐團隊于8月5日赴陜西省岐山縣鳳鳴鎮水泊村、岐山縣周公廟和岐伯紀念館開展調研活動。

圖為實踐隊員與水泊村干部合影
8月5日上午,實踐團隊前往岐山縣鳳鳴鎮水泊村開展調研,與村干部進行交流座談。同時,在相關負責人帶領下,實地參觀“一碗面專用蔬菜種植基地”,了解到村集體與岐稷隆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通過發展優質糧食園區、光伏發電、蔬菜種植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助力壯大集體經濟產業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與水泊村干部交流討論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蔬菜種植基地
下午,實踐團隊前往周公廟、岐伯紀念館實地參觀。岐山縣素有“周府”之稱,縣內名勝眾多,以周公廟著稱。周公廟建于周朝,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政治家、文化傳承者周公而興建。廟內存有豐富的歷史文物,如雕刻精美的石碑、古老的文獻資料等,不僅是珍貴文化遺產,更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周公廟
沿著歷史發展的軌跡,實踐團成員一路追溯古老的文明。從周公殿到后稷祠,從硬山式建筑到脊飾技藝,從血脈起源到薪火相傳,無不展現著周禮文化的強大內涵與影響力。實踐團成員在講解員的指引下深刻體會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進而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利用的重要論述。

圖為實踐隊員在周公廟合影
隨后,實踐團成員赴岐伯紀念館開展調研。岐伯紀念館為紀念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岐伯而建,與宋代太平塔遙相呼應,建筑古色古香。以陳列互動、展覽場景、圖文資料等多種方式,立體展示岐山與岐伯、岐伯與岐黃、岐黃與中華的歷史淵源。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岐伯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對“醫祖堂”“開卷有益”“岐伯學堂”“百草玄妙”“杏林春暖”五個展廳依次參觀學習,感受古代中醫國粹的歷史與現代文明產生的時空碰撞,在學習記錄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賡續相傳。

圖為實踐隊員在岐伯紀念館合影
此次調研活動,團隊成員更加深刻認識了解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和價值。通過溯源周禮文化、中醫藥文明,感悟古代禮樂傳統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調研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就調研情況做以總結,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學院資源優勢,勇于創新,積極在學習研究成果轉化上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汗水灑在岐山之下,把青春奉獻在岐山縣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
在未來,實踐團成員必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增強文化自信,凝心聚力、團結奮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譜寫時代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