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要求。7月15、16日,浙江農林大學“神秀天臺山,云端未來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天臺縣,為開展天臺山風景資源調查活動,先后前往天臺山游客中心參加座談以及前往石梁風景區、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展開實地踏查。
7月15日,在指導老師金敏麗的帶領下,團隊到訪天臺山游客中心天臺山風景名勝區保護中心與天臺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費衛元就天臺縣風景資源現狀展開討論。

會議初,費局長就風景區現狀,提出以“神山秀水心歸處 共美共富向未來”的規劃理念,并講解天臺成為唐詩之路目的地的由來。就景區規劃問題,費局長重點強調村莊布局問題,其中小體量的景區規劃與村莊搬遷之間的矛盾需要動態平衡。最后,費局長強調天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重振景區要更加重視和發展人文,并通過講解歷史詩詞、文人故事,與例舉天臺名寺、經書著作等,介紹“佛道詩仙濟,茶經和書記”的由來。團隊對天臺山風景區狀況和問題有更深的了解,為風景資源評價和天臺縣風景區總體規劃提供具體而真實的資料。
7月16日,團隊在指導老師林杰的帶領下,前往石梁風景區展開現場調研。團隊通過景區停車場所停車輛的車牌了解到游客大多來自上海、蘇州、杭州等地。
團隊進入景區,對景區的安全標識、垃圾桶、科普牌、消防設施、商店等基礎設施進行調查記錄,同時對景區主要植物、特色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進行統計、歸納分類,為風景區的改造規劃諫言獻策。

為進一步了解天臺風景資源與茶文化的關系,團隊開展茶文化溯源活動。

據文獻記載,于東漢末年,道教靈寶派祖師葛玄在浙江天臺山上華頂歸云洞前植茗煉丹,潛心修道,后人將葛玄在天臺山歸云洞前修道煉丹植茗之圃稱為“葛仙茗圃”。懷揣著文化探索之心,團隊追隨金老師踏入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循著曲折山徑攀升而上,終臨至江南茶源,韓日茶祖”的殿堂——“葛仙茗圃”“。站在茶園之巔,眺望著這片歷經千年的名圃,聆聽文化傳遞的星火在內心間躍動的聲音。

通過此次溯源和風景資源調查活動,團隊對天臺山風景資源和茶文化有了更好的掌握,將持續推進三茶融合,文旅融合,助推天臺風景資源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