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期貨方案”
2023年6月28日,“2023綠色金融服務實體 期貨助力鄉村振興大會”在南京成功舉行。
江蘇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涂儲斌在會上介紹,2022年,江蘇法人期貨公司累計服務實體企業、小微企業4600余家,交易規模合計1.75萬億元。其中,套期保值交易規模1856億元,期貨交割業務規模74億元。江蘇轄區期貨公司開展“保險+期貨”項目351個,同比增長近4倍,已賠付金額合計1.04億元,同比增長近13倍,標的品類從2021年的8個擴展到15個,基本覆蓋涉農商品期權主要品類。今年省市縣各級財政合計安排資金6000萬元,給予中小生豬養殖戶80%的保費補貼。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經濟轉型會帶來多個現貨產業鏈價格波動和風險管理需求的增長。
而期貨市場作為定價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場所,在服務經濟型中承擔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是幫助新興產業建立客觀公正的定價機制,二是幫助企業優化風險管理體系,三是優化跨市場資源配置。
目前,已有不少期貨公司開始關注并積極布局綠色產業領域,深入相關產業鏈開展研究,并針對企業價格風險提供場外衍生品服務。
2023年8月9日,揚州大學“綠色薪傳”團隊查閱證券時報搜集到相關資料。由此可見,我國期貨市場在防范風險、保持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不斷深化和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的方式,助力市場保供穩價,服務實體企業降本增效,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期貨方案”,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期貨力量”。因而,期貨市場十分重要。
供稿:蔡舒彤 通訊員:蔡舒彤
聯系電話:188514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