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人居環境治理,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8月14日至25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山東省團隊對乳山市兩村人居環境治理情況進行相關調研。
基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山東省團隊的5名學子深入乳山市東林家村和石硼楊家村進行調研,探究基層政府的政策話語體系與農村居民的生活體系融合的路徑,希望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推行找到新思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國民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農業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垃圾圍村”、環境系統脆弱也成了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著農村的美麗與和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已成為我國現階段亟須解決的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針對要如何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一重大問題指出:“農村環境整治這個事,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搞”,并說“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這些重要論述,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更好地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創造農民高品質生活,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根本目標。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現人居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鄉村其他層面振興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等諸多方面,輪廓已經初現。調研中發現,當前農村地區的地方政府在對環境保護公共物品屬性的界定上仍然是不明確的,有的認為環境保護更加接近于私人物品,甚至將其視為純粹的私人物品,認為環境問題是當地村民自己的事情。問題界定的模糊性直接導致政府在此類公共物品供給責任上的模糊性。
對于此問題,調研團隊經過對比總結,認為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部門在農村人居環境保護方面應當承擔起主要責任。經過調查走訪,團隊發現基層政府在推行人居環境整治的政策落地時,忽視了對農村居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關照,導致在部分鄉村社會中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執行效率低下的情況。因此,政府責任的缺位是農村人居環境危機形成的制度根源。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關鍵是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體制機制。首先政府要加強頂層設計,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提供切實完善的制度保障。如健全農村人居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問責監管等。其次基礎在于廣大農村居民的積極參與。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在生產生活中注重對環境資源的保護,避免涸澤而漁的情況。同時,通過公眾參與等制度,廣泛動員,引導農村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治理,使農村居民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參與者和監督者。
不負青山,才有了青山不負。鄉村振興的藍圖,綠色永遠是不變的主色調。只要政府和居民攜手共同構筑綠色的長城,終有一日,廣袤的農村大地會迎來綠色文明相伴的經濟騰飛。
時間:2022-09-07 作者:李盈瑩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重視人居環境治理,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8月14日至25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山東省團隊對乳山市兩村人居環境治理情況進行相關調研。基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西
-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