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國各地都給予高度的重視。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團隊致力于對蝦良種繼代選育,培育出第十代、第十一代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并配套良種良法推廣應用,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2022年8月2日,廣東海洋大學興海種業團隊前往湛江市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開展了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對蝦養殖情況的走訪調研活動。
走進育苗企業,了解當地對蝦產業發展情況南美白對蝦是當今世界養殖產量三大優良品種之一,其養殖總量已占我國對蝦養殖總量90%以上。因其出肉率高,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優點,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預計2023年,南美白對蝦種蝦需求量突破150萬對,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湛江市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位于湛江市東海島東簡鎮東南碼頭,地理位置優越,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對蝦良種苗選育、對蝦種苗生產、商品對蝦養殖,是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龍頭企業。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團隊與指導老師來到企業的對蝦養殖場: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養殖基地進行走訪,湛江市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熱情接待了團隊,團隊走訪了公司的對蝦育種車間以及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露天養殖場,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公司“興海1號”養殖繁育的相關情況。企業負責人表示,“興海1號”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成活率達75.0%,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團隊成員與企業工作人員進行交流洽談
對蝦養殖場調研,針對對蝦產業發展問題提出“興海”新方案團隊成員曾實地調研湛江市部分對蝦養殖場水域,發現在沿海的高鹽環境下,普遍存在對蝦養殖密度低、致病弧菌高、水質變化快等問題,由于南美白對蝦對水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如水溫、溶氧、pH、氨氮和亞硝酸鹽等突然變化,都容易引起對蝦應激而死亡,因此,養殖過程中對細節的把控十分重要。
針對該問題,團隊向企業開展技術引進,應用益生菌幫助對蝦提高免疫力、控制病原微生物、改善水質,預期效果可達到提高苗期成活率59%,提高生長速度14.3%,減少有害菌數量58.76%,平均降低水質因子80%,促使對蝦良好生長。同時,團隊將對蝦生長水域的各項要素指標范圍等對養殖戶們進行了詳細說明。
為了更好了解公司“興海1號”養殖情況,團隊來到了養殖場水域中心,對“興海1號”養殖場的對蝦進行現場捕撈抽樣觀察。團隊發現,捕撈上來的“興海1號”對蝦總體呈現規格整齊,個體大、體表干凈、頂水能力強等健康狀態,通過初步判定,現場養殖的水質也良好。
保種車間調研,助力對蝦產業可持續發展公司工作人員明叔熱情地帶領團隊“興海1號”養殖場里的保種車間,所謂保種車間,即在將每年各種家系中最優良的種蝦挑選出來的基礎上,用于提供培養優良種蝦適宜環境的車間。
為準確了解“興海1號”在實地養殖的各項數據指標,團隊成員們依次對各個養蝦池進行細致觀察,并對每個池的成蝦設施情況以及生長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以便后期分析。隨后,為觀察其養殖生長情況,團隊在池內進行了不同“興海1號”家系的高抗逆性實驗對“興海1號”進行檢測,檢測發現,“興海1號”較普通對蝦而言,抗高氨氮能力提升80%,耐低溶氧能力提升56%,能夠培育出更優良的后代。
振興種業,做新農科、新農人興海對蝦種業團隊自成立以來,便以“種業振興”為己任,肩負著“中國蝦,用中國種”的初心和使命,深入農業農村,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為國家“藍色糧倉”奉獻新一代水產人的力量。通過本次暑期“三下鄉”期間的實踐調研,團隊成員們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希望本次實踐能夠真正引導更多在校大學深入鄉村,振興鄉村產業,做真正的新農科、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