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光影之間,再續彩燈情緣
閃耀光影之間,再續彩燈情緣
傳千年之經義,燃萬古之明燈。數百年前,佛山彩燈閃爍于大街小巷。從前,一盞盞閃閃發光的佛山彩燈,照亮了勞動人民質樸的笑容與美好的品質;今天,作為中國民間彩燈的代表,佛山彩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映照出繁華的人世間。
佛山彩燈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佛山的民間藝術瑰寶,佛山彩燈有著 700 多年歷史。據《佛山忠義鄉志》記載,明代佛山已有“柚燈紗籠、沿途交映”的情景。但如此寶貴的佛山彩燈,在當代的發展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如今,各式各樣的現代文化現象令人眼花繚亂,佛山彩燈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正逐漸被人們遺忘,佛山彩燈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舉步維艱的窘境。
為更好普及佛山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知識,繼承與發展佛山彩燈的獨特非遺技藝,在本次社會實踐過程中,粵燈溢彩隊創新性地推出非遺彩燈課程,為順峰學子講述佛山彩燈的輝煌歷史,帶領學生走進斑駁陸離的光影世界,引導學生感悟其中所蘊含的精湛技藝與工匠精神,推動佛山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8月18日,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粵燈溢彩隊于佛山市禪城區先鋒古道梁園等地開始了以“順發新芽展風采,以美育德樹英才”為主題的社會實踐。
學彩燈歷史,品獨特韻味。粵燈溢彩隊隊員王卓寧以時間為軸,帶領同學們追溯彩燈歷史,了解彩燈類型。氣勢恢宏的人物故事組燈、栩栩如生的彩龍、備受歡迎的燈籠無一不折射出手藝人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佛山彩燈的獨特非遺技藝。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行走,披著彩燈的點點亮光,仿佛穿越回了數百年前。我們不禁想到,每逢春節、中秋節等佳節,家家戶戶門前彩燈高掛,熒熒燈光照亮了勞動人民家人團聚的幸福笑容。閑時農家夜,小巧的燈籠照亮正在打干農活的農夫與婦人,照亮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身影,托起一個家庭的未來。
佛山彩燈,生來就寄托了人民最美好的期望,蘊含著人民的智慧,也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知根才能不忘本。優秀傳統文化枝繁葉茂,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守文化的根,同時將其發揚光大。佛山彩燈是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這也讓我們思考:這么美好精致的彩燈,我們青少年要怎么保護它?又怎么讓它跟上時代腳步,在新時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粵燈溢彩隊隊員魏穎妍帶來了她的答案——親手制作彩燈,感受其中蘊含的獨一無二的技巧與手藝。在實地調研中,魏穎妍親自拜訪了佛山彩燈市級傳承人李文濤師傅并隨其一起學習了制作彩燈的技藝。李師傅曾說過,現在傳統的彩燈市場被工業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彩燈嚴重擠壓,學徒也并不多,前景或許并不樂觀,但他始終相信,佛山彩燈能夠后繼有人。與那些機器生產的彩燈相比,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彩燈是有溫度、有感情的。與李師傅一樣堅守的傳承人還有楊玉榕師傅、唐潔容師傅等。每一滴汗水、每一次的細心繪畫、每一天的精心扎制,數十年如一日的每一分努力如細沙般,堆砌起他們對佛山彩燈的熱愛和對文化傳承的堅守。
本次非遺彩燈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向大家描繪了絢爛的光影世界,帶領大家了解的彩燈的發展之路,也向大家傳授了彩燈制作的基本方法。兩個課時雖短,但意義深遠。我能看到,同學們在聆聽講解時,眼里泛著求知的光。我能感受到,活潑的同學們在制作過程中逐漸表現出對彩燈的喜愛。我們與彩燈的情緣在每一次聆聽與制作中延續。
實踐過程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佛山彩燈所帶來的視覺上和心靈上的震撼。既可小巧玲瓏、隨身攜帶,也可精妙地排列組合,組建為大型游行彩車,引人感嘆。最讓我久久不能平復的,莫過于佛山彩燈手藝人的那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們是創新發展的“拓荒牛”,在堅守彩燈技藝的同時,也回應著時代的聲音,賦予了彩燈具有時代特色的美麗外衣。他們是艱苦奮斗的“老黃牛”,與布料、燈鏈、金屬打交道,精益求精地扎制出完美的彩燈框架,呈現出生動的藝術品。
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三下鄉實踐,我們在摸索中不斷成長,過程中雖有磕磕碰碰,但最后也都化險為夷。在授課中,我們讓更多人了解了佛山彩燈這一優秀傳統文化,也在制作彩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肩上的重擔。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去守護好每一種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我們也要有信心,自己能夠做中華文化的傳承人。
時間:2022-08-21 作者:羅婧鏵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