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湘川民族團結,中國夢同心共筑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筑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中國大地”的號召,深入了解民族團結現狀,充分感知民族地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華僑大學“閩湘川民族團結,中國夢同心共筑”實踐團分別前往湖南、四川進行實際調研,以期通過實踐活動當好民族團結的宣傳者、示范者和踐行者,不斷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閩湘川民族團結,中國夢同心共筑”實踐團由泉廈兩校區國旗護衛隊組成,其中包括5位少數民族隊員。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讓我們跟隨實踐團,感受藏族、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體會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
部分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四川康定。康定有藏、漢、回、羌等23個民族,藏族人口占比約70%。《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的通過,使甘孜州成為四川省首個把民族團結進步納入法治化軌道并頒布實施的地區。在這里,成員進行了多次采訪工作,尤其是在康定偶遇華橋大學畢業已經在這里工作一年的學姐。“祝中華民族團結,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是她對祖國的祝福。
在四川甘孜,成員們還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館進行更深一步的社會實踐,博物館解說員貢布先生向我們介紹了許多藏族如服飾、語言、飲食等等,還有藏族同胞生活習俗文化,例如藏民的婚嫁文化、喪葬文化、商業文化、日常習慣等。進一步加深了民族文化認同感。
其余實踐團成員來到了湖南十八洞村。十八洞村隸屬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原生態文化保存完好。在這里,實踐團走街串巷采訪了很多村民,有大學畢業后歸鄉的團支書施康,還有在習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村時坐在總書記旁邊的老奶奶,他們都表示和各民族的交流越來越多了,民族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團結。村支書施金通也表示村里的發展不能脫離民族大團結。
通過本次實踐,華僑大學國旗護衛隊實踐團的成員充分感知到了祖國高速發展下少數民族民生的發展改善,同時培養并發揚了實踐團成員的愛國精神與團結意識。
時間:2022-08-18 作者:溫思雨 來源:華僑大學國旗護衛隊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