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控學院滇皖社會實踐小組返鄉(xiāng)實踐探訪豆腐廠
信控學院滇皖社會實踐小組返鄉(xiāng)實踐探訪豆腐廠
7月27日,中國礦業(yè)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滇皖社會實踐小組”的組員們來到風景如畫的祖國邊陲小鎮(zhèn)石屏縣。
石屏縣,隸屬云南省紅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近年來在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大環(huán)境下,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持續(xù)推進異龍湖保護治理和發(fā)展石屏特色產業(yè)。石屏縣素有“豆腐之鄉(xiāng)”的美譽,石屏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歷史,逢年過節(jié)石屏人有做豆腐的習俗。閑時不管男女老少,石屏人喜歡帶上家人,邀上親朋在豆腐攤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羅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本次返鄉(xiāng)實踐活動選擇的實踐地點就在石屏縣的“花腰豆制品工貿有限公司”。實踐小組成員首先在公司負責人的辦公室對豆腐廠的發(fā)展情況進行了解。
“花腰豆制品工貿有限公司”的發(fā)展理念是:改革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敢做領頭羊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然豆腐廠的發(fā)展也和當?shù)卣恼哂嘘P。政府會定期帶領石屏縣特色產業(yè)的骨干去外地考察學習,多次引進來自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自動化生產機器。資金援助方面,豆腐廠能夠得到銀行的低息貸款,用來購置裝備等。
在做完簡短的采訪后,負責人帶領實踐小組來到了豆腐生產現(xiàn)場。當然這里不僅僅生產豆腐,還有腐皮、腐絲、豆腐干、腐竹等豆制品。
在此次實踐之中,實踐小組隊員在做好消毒工作之后體驗了整個做豆腐的過程。“水點豆腐天下奇,火燒豆腐天下奇”的石屏豆腐是帶不走的石屏專利,石屏豆腐出名的一個原因便是用天然鹵水點制是。整個制作過程便是在煮豆?jié){的師傅煮出順滑滾燙的豆?jié){后,放入點豆腐的漿桶中,逐漸放入提前準備好的鹵水,分批次加入,讓豆?jié){慢慢沉淀,達到一定的沉淀標準后,再放入紗布中過濾擠壓,最后放入模具中擠壓成型,美味的石屏豆腐大部分生產過程便結束了,圖中便是隊員在豆腐成型后將豆腐裝入貨盤。
這次實踐也體驗了該公司的另一明星產品——豆腐皮的制作,在制作之前同樣也需要煮漿師傅煮出順滑的濃豆?jié){,將煮好的豆?jié){放入腐皮鍋中,此時的溫度不宜過高,在等待過程中,豆?jié){表層會產生一層皮膜,從中間慢慢向四周鍋邊生長,在挑取豆腐皮時必須把握好挑取時間,當皮膜粘到鍋邊定型后,需要用竹簽及時挑出,捋直,晾曬在竹竿上,在豆制品廠的高溫下晾干,豆腐皮便做成了。若皮膜未粘到鍋邊,此時挑取豆皮便不成型,會散掉,在實踐過程中便失敗了多次;若粘到鍋邊的時間過長,豆腐皮便會變得過老過厚,影響口感,所以這是個技術活,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
在兩個豆制品制作過程中都提到了煮豆?jié){,豆?jié){對于豆制品制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與員工以及負責人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花腰公司煮漿已經實現(xiàn)了半自動化,機器也經歷了多次改革,最后呈現(xiàn)到小組成員們眼前的是干凈整潔的智能化車間,多次的創(chuàng)新與嘗試與不斷地改進是花腰公司能夠進步和取得成就的一大原因。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查,小組成員們對于石屏縣的豆腐生產特色產業(yè)有了更多的了解。當?shù)氐亩怪破飞a已經初具規(guī)模,形成了以一個豆制品特色園區(qū)為主,四個豆制品加工區(qū)為輔的“一園四區(qū)”的格局。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們也深刻感受到了社會的發(fā)展為鄉(xiāng)村企業(yè)帶來的福利之大,這些特色園區(qū)也正為家鄉(xiāng)經濟的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作者:王書存、馮宇、馮俊康
攝影:馮宇
時間:2022-08-18 作者:王書存 來源:滇皖社會實踐小組探訪見聞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