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模式,建設畫里鄉村——安財學子走進成團鎮蓮花屯
美麗鄉村的建設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自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規劃以來,兩廣地區便一直以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扎實推進。為深入了解新時代背景下兩廣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現狀,2022年6月26日安徽財經大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隊,利用假期時間,深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成團村蓮花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和與村民溝通,探尋村落在發展過程中的成效與阻礙,為家鄉鄉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柳州調研隊來到了在2021年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上榮獲“2021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的成團鎮蓮花屯,在村委會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村落,依次著重參觀了以誠信為標簽,“無人看守,掃碼付款”的無人花店,由教師人才與村民一同創辦的,旨在“讓村里孩子獲得更多教育,讓城里孩子體驗耕讀生活”的耕讀學堂以及“以參與村落治理獲得積分,再用積分兌換物品”的積分超市。這些由村內集資打造的特色項目讓隊員們十分新奇,第一次感受到了當今的鄉村已經和過去的鄉村有了很大的區別,美麗鄉村建設在打造生態宜居的環境的同時,更加注重以人為本,貼近居民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在行走的過程中,團隊成員注意到,蓮花屯不僅村容村貌整潔,而且還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這里,村民充分利用鄉村的每一寸土地,宣傳黨中央的思想以及村里的精神風貌。進村右側的墻壁上,寫著村民必須遵守的村規民約“提倡紅十條,反對黑十條”;村中道路兩側的圍墻被打造成了“人大文化長廊”;大部分村民的家門前都立著一塊寫著本家家風家訓的木牌。負責人介紹說,蓮花屯的精神是村落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清代乾隆年間流傳至今“貓龍文化”是村落的精神圖騰,其融合了蓮花人的感恩情懷和善良本性,以及對生活幸福、鄉村振興的美好向往;抗戰時期蓮花會議傳承的“蓮花精神”則是村落的精神支柱,體現了蓮花先人們不屈不撓、勇于創新的革命精神。這些精神是維系蓮花屯村民團結、發展創新的精神紐帶,鄉村振興離不開這些精神的支持。隊員們對這些的話語深表贊同,并感受到了蓮花屯的鄉風文明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這與蓮花屯鄰里和睦,村民能夠團結一心建成自治區級鄉村治理建設示范村密不可分。
接著,團隊成員來到了位于村落中心的黨群議事亭,在與相關干部、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蓮花屯之所以能從昔日環境臟亂差,管理一盤沙的鄉村變成如今被廣西農業農村廳官微作為“廣西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創建”典型報道,吸引江蘇省、遼寧省、廣西14個地級市的考察團進村考察的示范性村落,是因為建立了 “屯級黨支部委員會把方向+村民理事會抓落實+村民監事會常監督”的“三會興屯”鄉村自治模式。村民在返鄉鄉賢韋慶功及老黨員的帶領下,引入外部企業老友計劃參與村莊規劃,幫助屯設計好治理、管理模式,中長期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振興發展路線圖等,并率先執行華為公司的先進管理模式,采用企業管理模式運營村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鄉村振興路徑。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蓮花屯門口的八個大字不僅是當今村落能夠成功的關鍵,更是今后村落持之以恒的發展目標。相信在正確的引領下,蓮花屯能夠進一步結合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的文旅財富,使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朝著全面鄉村振興大步邁進。
時間:2022-08-17 作者:劉馨蔻 來源:多彩大學生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