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們懷著熱忱與期待,來到蘭考開展暑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在這里,我們希望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為孩子們的假期增填一抹亮色,也讓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悄悄扎根。
指尖靈動出,折紙展童趣。手工課上,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赤云河”支教團的成員準備了彩紙、膠水、剪刀等簡單材料,從簡單的千紙鶴、青蛙教起,一步步示范折疊步驟。起初,有的孩子總把邊角折歪,急得鼻尖冒汗。團隊成員便蹲下身,握著他們的小手慢慢調整:“你看,這樣對齊就漂亮啦。”漸漸地,孩子們的手指靈活起來:彩紙在手中翻折,變成蹦跳的青蛙、展翅的蝴蝶,還有帶著笑臉的紙船。
(圖為7月9日赤云河團隊成員李浩宇在教授手工課,付藝恒供圖)
畫筆繪圖形,巧思算面積。在數學課上”赤云河“支教團的成員為了讓抽象的題目變直觀,隊員在黑板上畫出題目對應的圓,又在中間挖掉一個正方形,隨后再對其中一個部分旋轉,由此一個滿足題意又直觀明朗的圖便躍然紙上。”啊,我知道怎么做了!”立馬就有一個孩子脫口而出。課堂尾聲,孩子們用剛學的方法計算另一道題面積,筆尖在紙上勾勒出一個個圓與長方形。這堂以畫為橋的數學課,讓枯燥的公式變成了可觸可感的圖形,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探索即樂趣”的種子。
(圖為7月9日赤云河支教團成員李佳瑜教授數學課。鄭培研供圖) 圖繪單詞意,趣學英語課。“看這張圖hospital是什么?”赤云河團隊隊員立刻在旁邊畫了個有著大大的紅十字的醫院,孩子們齊聲喊:“醫院!”這堂英語課上,圖畫成了記單詞的“魔法鑰匙”。 為幫孩子們克服單詞記憶難題,赤云河支教團的隊員畫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圖片:畫著小山湖泊的對應“park”,飄著白云的標注“cloud”。教“run”時,老師邊畫奔跑的小人,邊帶著大家做跑步動作;學“happy”,就畫張笑臉,讓孩子們模仿表情。
(圖為7月9日赤云河支教團成員史文琪教授英語課。王益茗供圖) 三堂課雖形式不同,卻有著共同的溫度:用孩子易懂的方式拆解知識,用耐心陪伴化解畏難情緒。手工課培養動手與審美,數學課鍛煉邏輯與思維,英語課激發表達與興趣,更重要的是,它們讓孩子們發現——學習可以是動手折出來的,是動筆繪出來的,是開口說出來的。這些充滿創意的課堂,不僅教會了知識,更播下了對探索的熱愛,讓求知的路上滿是星光與歡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