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信息安全防護現狀與優化路徑調研
【武漢理工大學物理與力學學院8月20日訊】(通訊員:宋靜怡)
我們團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網絡時代下大學生正確應對信息安全問題的方法”這一課題展開專項調研,通過實證分析探索當代大學生信息安全防護的現狀與優化路徑。
調研初期,團隊精心設計了包含10個核心問題的調查問卷,內容涵蓋信息泄露感知、應對措施選擇、防護意識強度等維度,如“您是否認為自己的信息曾被泄露”“遭遇信息泄露時會采取何種應對方法”等,旨在全面捕捉大學生在信息安全領域的真實認知與行為習慣。問卷由團隊成員定向分發,累計回收問卷2038份,經嚴格篩查后確定有效問卷1979份,有效率達97.1%,為后續分析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撐。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系統整合與深度剖析,調研發現當前大學生的信息安全認知呈現出顯著特點:一方面,多數學生存在“網絡環境下信息必然泄露”的認知偏差,普遍認為在數字化生活中,個人信息難以規避泄露風險,甚至形成“無處遁形”的消極心態;另一方面,在防護措施的選擇上,學生群體更傾向于采用“保守型策略”——如優先選擇不登錄或游客模式訪問平臺,同時為不同軟件設置差異化的注冊信息與昵稱,以此追蹤信息泄露源頭并針對性規避。
然而,這種依賴“隔離式防護”的應對方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一平臺的信息泄露風險,卻難以應對網絡時代信息交互的復雜性。后續研究將結合調研結論,從強化安全意識、提升防護技能、完善制度保障等層面,探索更具系統性與實效性的大學生信息安全應對方案,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提供青年視角下的實踐參考。
武漢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宋靜怡
社會實踐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