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鄉”|憶將軍故事傳清廉之風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聽風傳夢實踐隊赴寧德市福安市閩東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撰稿:聽風傳夢實踐隊蔣文杰
攝影:聽風傳夢實踐隊蘭建泉,吳梅玉
夏日的閩東革命紀念館莊嚴肅穆,月屏山麓的紅磚墻映著蒼松翠柏,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廉政品質,8月2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聽風傳夢"實踐隊聯合閩東革命紀念館、福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以及寧德市民族中學,共同開展"海防鑄忠魂紅廉礪初心"——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主題活動。活動通過參觀紀念館、聆聽將軍故事、體驗紅色飛行棋等,讓青年學子沉浸式感悟閩東革命精神,傳承老一輩清廉品格。
圖1聽風傳夢實踐隊、閩東革命紀念館代表、福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代表以及寧德市民族中學老師同學們合影吳梅玉攝
一、晨光中的誓言:革命紀念碑前的護旗儀式
早晨,閩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響起陣陣的腳步聲。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聽風傳夢實踐隊成員們身著紅色隊服,手持鮮紅的黨旗,在紀念碑前站成整齊的方陣。四名隊員邁著堅毅的步伐,護送黨旗走向閩東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這場儀式中,隊員們緬懷了先烈,重溫了入黨的初心與使命。
圖2聽風傳夢實踐隊隊員在閩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護旗儀式蘭建泉攝
二、展廳里的紅色足跡觸摸革命記憶
午后,在講解員袁小霞帶領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聽風傳夢實踐隊成員與寧德市民族中學的同學們緩步穿梭于閩東革命紀念館的展廳中。“大家看,這是陳挺將軍在漁船上帶領隊伍浴血奮戰的復原雕像,哪怕是只用肉眼,也能感受到戰爭的緊張氣息。”她的聲音富有感染力,仿佛把人拉回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讓同學們身臨其境。整個參觀過程中,展廳時而肅穆,時而有低聲討論,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歷史,讓青年學子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閩東革命歲月的堅守與赤誠。
圖3講解員袁小霞帶領聽風傳夢實踐隊與寧德民族中學同學參觀閩東革命紀念館吳梅玉攝
隨后,眾人駐足于展柜的四枚勛章前——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勛章靜靜陳列,鋁質表面的磨損痕跡訴說著烽火歲月的滄桑。這些勛章的主人,正是開國少將陳挺將軍。
“爺爺常說,這些勛章不屬于個人,而屬于閩東的山山水水和犧牲的戰友。”陳挺將軍的后人陳力先生專程來到現場,講述了將軍與海防戰線的不解之緣。他回憶道,“年僅19歲的他,懷著對光明的向往,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從陳力先生的講述中,可見陳挺將軍為福建海防完善、保衛國家海洋權益及沿海安全穩定做出的重大貢獻。受到爺爺陳挺將軍的影響,陳力也毅然加入了軍隊。在退役后,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致力于傳播黨風廉政文化、閩東紅色文化,并且為家鄉的建設貢獻力量。
圖4陳挺將軍的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勛章蘭建泉攝
圖5陳挺將軍后人陳力講述陳挺將軍故事吳梅玉攝
二、廉潔映于心解碼閩東廉政記憶
在聽完陳挺將軍的故事后,福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郭賀代表為閩東革命紀念館、寧德市民族中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暑期實踐隊代表捐贈《福安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福安市革命老區故事選編》等紅色書籍。
捐贈儀式后,聽風傳夢實踐隊隊長林姝彤為在場同學宣講閩東廉潔文化,分享了實踐隊在實踐中收集的廉潔故事與人物,如廉村的由來以及薛令之、蔡威等閩東一眾古往今來的清廉之士。她聲音清亮有力,娓娓道來的清廉故事如跨越千年的長卷,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圖6聽風傳夢實踐隊隊員蔣文杰作為代表接受贈送書籍吳梅玉攝
圖7聽風傳夢實踐隊隊長林姝彤有關廉潔風范的宣講吳梅玉攝
三、棋盤中的紅色課堂少年接力精神火種
演講之后,紅色游戲活動現場掀起了另一場熱潮——在聽風傳夢實踐隊成員的帶領下,寧德民族中學的同學們分組展開“飛躍長征路——紅色飛行棋”活動。這個飛行棋結合長征史實,每一位參與者化身紅軍,沿著長征路一步步前進,解答長征路上的廉潔問題、完成任務,體會紅軍的廉潔信念與團結精神。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與寧德市民族中學常態化開展的紅色研學活動形成呼應。活動尾聲,實踐隊向獲勝學生及閩東革命紀念館贈送了原創文創產品。
圖8聽風傳夢實踐隊隊員許詩涵帶領寧德民族中學同學游玩紅色飛行棋蘭建泉攝
圖9聽風傳夢實踐隊與閩東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小霞與福安市政協常委,閩東革命紀念館辦公室負責人丁然合影留念蘭建泉攝
從薛令之廉政到陳挺將軍清廉家風,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此次參觀讓革命歷史從書本走向可觸可感的記憶,陳挺將軍的清廉作風、軍民魚水深情及紅軍長征的艱辛,都成為聽風傳夢實踐隊與寧德民族中學同學們的成長養分。從歷史中汲取的廉潔力量,將激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