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以史為鑒踐行百年英雄之志,2025年6月29日,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商學院“贛途追光”實踐團隊一行人奔赴江西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開展主題為“探尋紅色崢嶸路,學踐百年英雄志”的暑期實踐活動,在實地探訪中感悟革命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抵達紀念館后,一座名為“石破天驚”的巨型雕塑率先映入隊員們的眼簾,瞬間攫住所有人的目光。雕塑以極具張力的藝術手法,呈現出一只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破壁而出,緊扣步槍扳機的震撼場景。這一造型精準象征著1927年中國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毅然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偉大壯舉。隊員們駐足良久,目光緊隨著雕塑的線條流轉,仿佛能透過冰冷的石材感受到當年革命者沖破枷鎖的決心與勇氣,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那個風雨如晦、卻又孕育著新生的年代。

《石破天驚》雕塑 林思潔攝
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團隊移步至“武裝起義”展廳。展柜內,起義部隊當年使用過的步槍、子彈、大刀等武器靜靜陳列。盡管歷經近百年歲月沖刷,槍身的銹跡、刀刃的缺口已清晰可見,但這些承載著歷史重量的物件,依然散發著穿越時空的堅毅氣息。“你看這把步槍,槍身明顯有修補的痕跡,不難想象當時的物資有多匱乏。”隊員李同學指著展柜中的文物輕聲說道。透過這些簡陋卻充滿力量的武器,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們在缺衣少食、裝備落后的艱苦條件下,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一往無前、奮勇抗爭的崇高精神。
紀念館內創新運用的現代展陳手段,讓歷史場景得以鮮活再現。在“攻打敵軍指揮部”場景復原區,昏暗的燈光下,起義軍戰士的蠟像手持武器沖鋒陷陣,配合著逼真的槍炮聲、吶喊聲等聲光效果,將當年起義軍與敵軍激烈交火的戰斗場面生動還原。隊員們緩步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戰火紛飛的街巷,子彈呼嘯而過的緊迫感、戰士們沖鋒的吶喊聲撲面而來,讓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輩們在槍林彈雨中前仆后繼的英勇無畏,也愈發深刻地理解到如今安穩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以前在課本里學習南昌起義,總覺得那些歷史事件離自己很遙遠,‘傳承紅色精神’也像是一句抽象的口號。但今天站在這里,看到這些帶著歲月痕跡的文物,感受到當年的戰斗氛圍,才真正明白,傳承就是要記住那些為我們拼過命的人,用自己的行動不辜負他們的犧牲。”活動接近尾聲時,隊員王同學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贛途追光”實踐團隊觀賞文物 林思潔攝
此次南昌八一紀念館之行,不僅讓“贛途追光”團隊的隊員們系統了解了南昌起義的歷史脈絡,豐富了革命歷史知識,更在每個人心中深深埋下了紅色的種子。隊員們紛紛表示,未來將把實踐中的感悟轉化為學習和奮斗的動力,努力提升自身才干,以實際行動傳承先烈遺志,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讓先烈們看到“這盛世,如你所愿”。

“贛途追光”實踐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