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繪鄉圖”成渝二課實踐團 王菲 胡洪菊 吳燕 撰稿)在2025年7月,“青繪鄉圖”成渝二課實踐團深入重慶交通大學,針對第二課堂的豐富內涵,展開了專項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與眾多學子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認真傾聽了他們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寶貴體驗以及富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

圖 1 調研團隊在重慶交通大學內合照
在重慶交通大學,第二課堂活動廣泛覆蓋了德育、智育、美育、體育等多個領域。眾多學子反映,他們參與度較高的是美育和智育方面的活動。一位同學深情回憶起學校舉辦的籃球賽事,“原本只是打算抽空去觀賽,結果現場氛圍感染了我,我便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還有效緩解了學習壓力。”對他而言,這樣的活動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調節作用。另外,有同學分享了參與消防演練的寶貴經歷,“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了許多消防知識和相關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了在緊急情況下應對的技巧,收獲了非常實用的生存技能。”
在回顧第二課堂活動的寶貴收獲時,同學們紛紛表達了深刻的體會。有同學指出,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與人進行廣泛的交流。例如,在遇到特殊情況無法參與活動時,必須向負責人進行明確的說明;而在一些必須組隊參與的活動中,也促使自己更加頻繁地與他人進行合作與交流。這些經歷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同學們的溝通能力和協作技巧,同時也使得校園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圖 2 調研團隊成員采訪同學1
關于第二課堂的發展,廣大學生積極建言獻策。眾多學子反映,當前學校第二課堂活動種類分布存在不均衡現象。有學子指出:“美育類活動數量偏多,而智育與勞動教育類活動相對較少。”一位同學進一步闡述,“勞動類活動本身舉辦頻次較低,加之學校的相關要求,導致在活動報名時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此外,有同學建議學校應合理規劃活動的發布與報名時間,“活動信息集中發布,報名時間重疊,容易造成活動沖突,難以兼顧。部分活動全學年僅有一個報名時段,一旦錯過,將難以獲得相應的加分機會。”
在激勵機制方面,同學們普遍傾向于降低功利色彩。有同學提出,參與活動應基于自我提升和奉獻社會的內在動力,而非僅僅為了學分,“建議將分數作為參與活動后的獎勵,而非參與的前提條件。”
同時,眾多學子期望第二課堂能與第一課堂實現更緊密的聯動,增加學術性、創新創業類活動,使第二課堂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學業進步和未來發展。
本次調研活動使實踐團隊深入掌握了重慶交通大學第二課堂的實施現狀與學生需求,為推動第二課堂的優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