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以來,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專業+實踐”出發,將社會調研方法與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相結合,帶領近五百名學生連續三年走進累計超300個的位于全國各地的紅色博物館,積累了超過百萬字的博物館調研報告,從中學習紅色文化,感悟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2023年,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本研學子基于前兩年的暑期社會實踐的經驗與沉淀,凝心聚力再出發,秉承“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組織開展了“篤學·敏行·博物——基于百個博物館的文旅實踐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專題活動,以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線索,從300余個博物館中精選了全國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的100座紅色博物館(紀念館、展示館等)并對其進行深入考察調研。
隊員們在本次調研走訪中仔細觀察,認真了解,科學規范擬寫相關調研報告并結合理論與實際撰寫精神學習感悟,最終團隊形成近30萬字的調研報告。本次社會實踐成果被用于《“血脈·精魂·新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博物館檔案——基于300個場館的調查研究》項目的補充,該項目在激烈角逐中榮獲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江蘇省選拔賽特等獎的殊榮。社會實踐團隊歷次被列為校社會實踐重點團隊,調研報告榮獲校社會實踐調研報告一等獎等,數名團隊成員獲省級、校級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社會實踐項目成果曾被中國青年網等國家、省市級主流媒體深入報道,學校團委微信公眾號“遇見南師”、學院微信公眾號“NJNU社發薪火”等平臺的推送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