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藝術,讓皮影戲重回大眾視野
7月11日電(通訊員袁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發展中由于缺乏時代價值的體現而難以與時俱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皮影戲正是其中之一,為了更加進一步了解并解決皮影戲的發展難題,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燈影不息實踐團于六月份深入山東省日照市展開調查。本次調研采用線上問卷調查以及線下實地調研的形式,走進皮影戲戲團,了解皮影戲發展的歷程并且調查人們對于皮影戲的了解程度,從此來得出皮影戲發展的形式以及方向。
皮影戲在我國活躍了2000多年,作為曾經深受民間喜歡的娛樂活動,這門古老的手藝運用優美的造型、多姿的剪影、動聽的唱腔和燈光渲染,陪伴無數人度過了歡樂的時光。
尋訪社區,調查皮影戲發展現狀
在日照市當地的一個小區內,實踐團對在小超市門口閑逛的一位大媽進行了采訪,對于實踐團提出的對皮影戲的看法大媽很熱情的回答,大媽表示自己一直都很喜歡看皮影戲,并且在還年輕的時候曾在一個皮影戲戲團打雜。實踐團又問道:“那您有沒有推薦您的后輩們去看皮影戲呢?”大媽搖著頭笑了笑,“怎么沒推薦過啊,但是他們都不愛看這些以前的東西。”據大媽說自己家還里有很多用來制作皮影的牛皮,她常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聚在一塊琢磨當地的傳統皮影戲。大媽的眼里都是對皮影戲的喜愛,被實踐團采訪她感到非常高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做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為振興戲曲藝術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戲曲傳承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實踐團進入社區的一個老年服務中心,里面有很多正聚在一起閑聊的老人。值得關注的是,這個老年活動中心有一個專門的活動室給熱愛皮影戲的老人們,他們平時可以在這個活動室里一起制作皮影和表演皮影戲。實踐團隊員與活動室里的老人們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當然在結束時,老人們一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很喜歡給年輕人講一些關于皮影戲的故事。 實踐團隊員們從老人們的口中也得知了很多網上找不到的皮影戲小故事。
有效對策,助皮影戲重回人間煙火
基于實踐團本次的調查,得出三方面有關皮影戲發展的建議。第一,造型形象要進行革新皮影戲的起源已經有2000多年了,人物的設計和造型都不同于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因此,創新是必要的。皮影戲的發展要創造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新皮影戲形象;第二,戲劇創作的創新。例如,濟南皮影戲對傳統戲劇的不斷創新。它先后創新排練了畫冊皮影戲、童話皮影戲、多媒體皮影戲等一系列作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的口味和需求。第三,業績創新。傳統的皮影戲表演受到幕后藝人的控制,其傳播范圍有限。在新時代背景下,現代照明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可以融入演出,創建適合皮影戲的劇場線、實景劇場等模式豐富演出形式,擴大皮影戲作品的影響力。
守正創新,預見皮影戲發展新天地
本次實踐活動,燈影不息實踐團深入了解了皮影戲的當下的發展現狀并對采訪作詳細記錄。實踐團成員對此進行深度的思考剖析認識到,皮影戲目前的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困難,要將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融入皮影戲的發展中來,緊密的結合時代反映現實。12月14日,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創新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也不是跳出實際的標新立異,創新是把皮影戲古老陳舊的內容拉到與時代平齊,皮影戲唯有融入時代的潮流才能在一輩一輩更年輕的群體里生存下去。
作者:袁夢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光影中的藝術,讓皮影戲重回大眾視野
- 7月11日電(通訊員袁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發展中由于缺乏時代價值的體現而難以與時俱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創造性轉化創
-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