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暑假行:把握當下,珍惜生命
透視心靈,關注成長
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之前,實踐隊員與后八里溝社區所在地取得了聯系,了解了該教育機構學生的基本情況。據了解,該機構小學生人數眾多,男女生比例適中,大多處于小學三至六年級。在與小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實踐隊員也明確了解到絕大多數學生不知道什么是角色扮演,在學校課程中從未接觸過。因此,考慮到小學生的發展現狀和接受能力,實踐隊員決定為小學生開展一堂角色扮演課程,主題即為“聚彩紛呈,童心童話”。
遵從內心,積極參與
實踐隊員首先計劃對小學生有針對性地劃分扮演角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背景,選擇適合的人物角色。經協商一致,學生們主動選擇了《大耳朵圖圖》的部分片段,其內容是圖圖爸爸對圖圖進行死亡教育。為了保證課程效果,實踐隊員還為小學生們制定了相應的臺詞,布置了相應的舞臺。接著,實踐隊員各自分工,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他們在組內討論對自己選定角色的個人特質、性格、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特點,以此讓小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角色,更好地進行角色演繹。最后,實踐隊員建立了課程討論和反饋機制。根據小朋友們的表演形式和偏向性等進行互動討論和反饋,提供幫助和建議,并改善未來的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實踐隊員為小學生們創造了友好、平等的相處環境,使學生可以隨心所欲表演,敞開心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表達個性。
觸摸生命,不懼死亡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扮演圖圖爸的孩子對扮演圖圖的孩子進行了死亡教育,在創設的觀看畫展的情境中,爸爸以觀看畫家畢加索的作品為契機,耐心為圖圖講解到:“畢加索爺爺雖然離開世界很久了,但他留下的畫是這些世界的禮物。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像畢加索爺爺一樣,給這個世界留下了音樂、故事。而爸爸、媽媽給世界留下的最好的禮物就是圖圖。”由此,小學生們了解到了死亡教育的意義,明白了“給世界留下了禮物,留下快樂,人就永遠地活了下去”就是生命的意義。實踐隊員也深刻認識到,人生有長短,不要在焦慮中淪為害怕死亡的奴隸。用心地活每一天,我們就能給這世界留下更多的禮物。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卻不是價值的結束。告訴孩子“雖然爸爸媽媽有一天終將會離開你,但彼此之間曾留下的美好回憶不會消失,它一直在那里。”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只要孩子不忘記父母,父母的愛就會一直陪伴著自己。角色扮演結束后,實踐隊員給每位小學生準備了便利貼,讓他們寫下課程的感悟以及想要對父母說的話。許多孩子都沉浸在這個環節之中,認認真真地寫。經過課堂中的角色扮演,許多孩子發現自己有表演的天分,對角色扮演、話劇和舞臺劇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挖掘潛能,完善自我
課程結束后,實踐隊員給小學生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就是回到家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實踐隊員還與小學生們協商好下一份堂課的學習計劃,仍決定采用新的課堂形式,爭取從各方面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激發他們的潛能。
習近平總書記曾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實踐隊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積極投入教育工作之中。本次實踐活動雖時間短暫,但實踐隊員仍與小學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了深厚的友誼。
時間:2023-06-29 作者:徐子安 來源:中國青年網 關注:
- 曲園學子暑假行:把握當下,珍惜生命
- “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教育應當把環境的阻力化為動力。教育應當培植出活力,使學生向上長。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筑起‘人格長
-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