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西農食品學院赴閩寧調研隊開啟了第二天的調研之旅。本著“用腳步去丈量脫貧成果,用眼睛去記錄振興發展”的調研原則,西農食品學院赴閩寧調研隊走訪了雙孢菇基地。

雙孢菇撐起閩寧“致富傘”
7月28日下午,為了了解雙孢菇在當地的發展情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閩寧調研隊前往閩寧雙孢菇基地考察。習近平總書記說:好日子是通過辛勤勞動得到的。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二十多年來,閩寧協作持續推進,從單向扶貧到產業互助,從物質援助到全方位合作,已經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閩寧模式”。為貫徹中央東西扶貧協作戰略精神,落實福建、寧夏兩省對口協作,區市黨委政府根據脫貧攻堅和生態移民工作戰略舉措,深入開展對口幫扶、加強交流協作。寧閩公司是一家以雙鮑菇作為特色產品的國有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對口幫扶項目,成功使員工月收入最高達到5000元。與《山海情》中德寶和水花人工所種植的蘑菇棚不同,如今閩寧鎮的雙孢菇種植產業已經發展成工廠化栽培的示范基地,其中二期固定資產投資16000萬元,建設總占地120畝。

在管理人員沈主任的介紹下,西農食品學院赴閩寧調研隊了解到閩寧鎮雙孢菇種植基地的收入有三種途徑:一是通過售賣雙孢菇、二是將雙孢菇種植后的養料賣給相關企業用于生產有機肥、三是借于一定的旅游業資源增加收入。走進雙孢菇種植基地的種植大棚里,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雙孢菇擠滿了培育床,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新鮮的雙孢菇,隨后放入冷庫冷藏。雙孢菇的規模化集約經營,不僅發展了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同時也解決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實現了農業清潔生產,提高了企業及周圍村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新時代綠色生產與發展的樣板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