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至誠學院2024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班團支部主動對接鼓樓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屬地街道社區,于2025年10月27日聯合開展“走訪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深入傳承紅色基因、厚植青年家國情懷,活動以“致敬英雄、傳承精神”為核心,構建“生活幫扶、紅色傾聽、宣傳傳承”三大行動體系,通過物資捐贈、事跡訪談、精神傳播等實踐舉措,讓青年學子在親身體驗中感悟初心使命,推動紅色精神接續傳承。
上門幫扶,情暖老兵


活動期間,團支部成員與鼓樓區社區工作人員協同聯動,為抗戰老兵送上包含牛奶、雞蛋、水果等生活物資的“關懷禮包”。團隊分工明確、高效協作:部分成員清掃房間、整理家務,為老戰士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兵,安排專人采購米面油、洗漱用品等日常必需品,切實解決其生活剛需,以務實舉措傳遞關懷暖意。

圍繞抗美援朝老兵陳修寬的戰場經歷,聚焦“奔赴前線初心”“寒冬作戰細節”等核心問題;針對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龐魯閩,重點關注“前線任務部署”“戰友互助事跡”;面向軍轉企業女兵余順英,則側重“參軍決策歷程”“軍地轉型適應”等內容,全面挖掘不同老兵的獨特人生軌跡。
為加深活動的深度與溫度,團支部提前結合老戰士經歷背景,精準設計差異化訪談提綱:
活動現場,支部成員圍坐老兵身旁,在交流中引導其追憶崢嶸歲月。陳修寬老兵講述了朝鮮戰場零下數十度的極寒環境中,戰友們相互依偎取暖、凍僵雙手仍緊握鋼槍的堅守;龐魯閩老兵回憶了前線陣地與戰友傳遞家書、共守防線的熱血時光;余順英老兵則分享了從軍營轉戰企業后,憑借軍人韌性攻克崗位難題的奮斗歷程。交談過程中,大家共同瞻仰老兵珍藏的泛黃老照片、立功獎狀、斑駁家書等珍貴物件,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承載著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
支部成員各司其職、協同發力,以關鍵信息記錄、珍貴回憶錄音、現場神情攝像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留存訪談完整資料。老兵們的親身經歷與實物見證,讓革命歷史從課本走向現實,使“初心使命”具象化、可感知,進一步筑牢了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的思想根基。
宣傳事跡,傳承基因

活動結束后,我支部成員第一時間整理活動圖片、視頻及訪談素材,精心制作短視頻、圖文等多元化宣傳作品,通過官方平臺及地方媒體廣泛傳播。同時,在班級組織主題分享會,系統傳遞走訪經歷與思想感悟,有效推動紅色基因代際傳承,切實增強了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此次走訪退伍老兵團立項活動,在銘記歷史的特殊節點落下帷幕。活動中老戰士們的深情講述與赤誠初心,引發了青年學子強烈的情感共鳴,其中“要走路,要走很多路”的寄語更讓人動容。老兵們的崢嶸歲月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紅色基因的實踐傳承注入強大動力,“會走路,走很多路”也成為新時代青年的重要命題。此次與鼓樓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街道社區的共建實踐,既厚植了24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班學子的家國情懷,也讓青年一代深刻領悟責任與擔當的內涵。未來,團支部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傳承英烈精神、勇擔時代使命,讓青春在銘記歷史、砥礪前行中綻放光彩,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報國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