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傳統文化與綠色發展的創新融合,調研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實踐,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綠脈霓裳·曹韻新生”實踐團于8月19日赴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開展為期兩天的“曹縣漢服產業綠色發展”專題調研。通過走訪漢服生產基地、銷售直播間及當地文旅景點,團隊深入挖掘曹縣漢服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動力。
調研首日,團隊參觀穿越大唐漢服云倉基地,考察漢服生產線與產品系列,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中,負責人介紹企業正積極推進轉型升級,采用環保高端面料與工藝,打造兼具美觀與實用的中高端漢服產品。在銷售方面,構建線上線下協同、國內海外并舉、個人與團體客戶全覆蓋的多元渠道體系,以優質產品樹立品牌聲譽。該基地不僅設有漢服銷售直播間,還為國內外推廣提供拍攝場景,助力曹縣漢服打響知名度,走向全球。“我們要做有文化IP的、有產品屬性的、有針對群體的好產品。”負責人這么說。談及產業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強調企業正致力于推動漢服與文旅、餐飲、影視等業態融合,構建綠色、多元的經濟增長極。
圖1 團隊成員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交流
隨后,團隊走進該企業生產車間。據了解,該企業引進多套機械生產設備,實現從剪裁、縫制到繡花全流程機械化,人工僅負責輔助與質檢。全程機械化不僅提升工藝精度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一致性,還有效減少廢料產生與污染排放,切實踐行了綠色制造理念。“依托這些設備,我們工廠在疫情期間保證了生產不間斷,實現了產額逆勢增長。”工作人員介紹道。
圖2 工廠中的全自動繡花設備
次日,團隊走訪曹州牡丹園、天香公園、佳和城及曹州古城等熱門景點,調研漢服與文旅融合現狀。曹州牡丹園工作人員表示,景區積極推廣“賞花+漢服”觀光模式,于花季提供漢服租賃、妝造及攝影服務,并推出大型古風演出《曹州吟》,增強游客沉浸式文化體驗。始建于北周的曹州古城,則憑借古建筑群與豐富非遺活動吸引游客——可身著漢服漫步護城河、穿梭古巷驗面塑、漆器等傳統手工藝,欣賞舞蹈與燈光秀。菏澤借助漢服產業發展的東風,成功開辟出一條產業轉型、綠色發展、文化旅游與鄉村振興協同共進的新路徑。

圖3 團隊成員正在采訪景區工作人員
本次調研以曹縣漢服產業為切入點,以產業融合、綠色發展為研究對象,展開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實地考察,不僅解讀了曹縣漢服百億市場的“流量密碼”,而且見證了投身于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中的青年力量。團隊成員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將積極助力傳承與弘揚漢服文化,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號召。”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深切感受到曹縣漢服產業的蓬勃活力。漢服工廠的蓬勃發展未造成環境負擔,反而助推生態與文化共榮——花園中牡丹愈發明艷,吸引八方游客。傳統文化與綠色發展如何相融?菏澤曹縣以漢服為筆,寫出了獨具特色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