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四川什邡)“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7月14日至18日,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恒康隊”在四川省什邡市禾豐鎮和平村連續開展四場助農直播,聚焦和平村青花椒、青花椒油、麻辣紅油三大特色產品,實現點贊量從0到18.1萬、單日曝光量最高增長2124.77%的“破圈”躍升,值得一提的是,恒康隊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用鏡頭完整記錄青花椒從“枝頭到舌尖”的全鏈條,為“直播+溯源”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鮮活樣本。
一、“首秀”即破圈——10萬點贊背后的“國字號”底氣 “家人們看過來,這就是我們和平村的青花椒,顆顆飽滿、麻香濃郁!”7月14日,恒康隊首場直播以“直播+溯源”模式亮相,1小時點贊量突破10萬。主播們走進青花椒核心產區,實時展示“禾記·和麻子”青花椒的種植與加工過程,連片的花椒林在山風里搖曳,翠綠的青花椒掛滿枝頭,標準化流程化的車間讓網友直觀感受“從枝頭到車間”的品質把控。
(禾豐鎮和平村黨支部副書記喻安建、隊長李秀萍與農民伯伯一起采摘花椒)
根據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的《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指示精神,要積極推動農產品“觸網”上行,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平村正是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通過數字賦能,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播鄒子晗與助播歐博、李宏在直播間宣傳當地的青花椒、青花椒油和麻辣紅油)
二、數據“狂飆”——單日曝光增長2124.77%的流量密碼 7月15日,恒康隊將精心制作的青花椒宣傳視頻上傳至新媒體平臺,為直播預熱引流。視頻采用多機位拍攝、穩定器跟拍等方式,全景式呈現青花椒的采摘現場,真實、生動的畫面引發廣泛關注。
(當地農民采摘青花椒過程)
當天下午14:30,團隊開啟第二場直播,單日曝光量較前一日激增2124.77%。后臺數據顯示,曝光量從首日的331迅速攀升至第四天的4萬,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展現出強勁的傳播力與用戶吸引力。這一亮眼成績,正是對農業農村部《2025年數字農業工作要點》中“鼓勵大學生團隊運用新媒體手段開展助農服務”政策的生動實踐。青年學子以創新思維與技術手段,為傳統農業注入新活力,也為農產品“出圈”探索出一條數字化新路徑。
三、“五連跳”——從10.3到18.1萬,一顆花椒的“數字長征” 7月16日至17日,恒康隊接連推出“青花椒油調味演示”“花椒雞現場烹飪”“00后主播挑戰吃花椒”等創意互動環節,持續為直播內容“保鮮”賦能,有效提升了觀眾的參與感與互動熱情。數據顯示,四場直播點贊量呈現階梯式增長,從首日的10.3萬攀升至第五日的18.1萬,熱度持續走高。與首日相比,第四日多項核心數據實現跨越式提升:直播間訪問人數從152人增長至3022人,增幅高達1888.16%;分享次數由21次躍升至231次,增幅達1000%;累計新增關注人數81人,其中第四天新增占比達20.9%,粉絲黏性與用戶活躍度顯著增強。直播間的火熱氛圍也帶動了村民的熱情參與,不少村民自發在評論區為家鄉特產“打call”,形成了人人參與、合力推廣的“全民推銷員”現象,展現出鄉村數字傳播的強大力量。從田間地頭到云端指尖,和平村的“小花椒”正逐步成長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隊長鄒磊與禾豐鎮和平村黨支部副書記喻安建進行青花椒裝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這群平均年齡僅20歲的大學生,用四組躍動的數據、一場場創新實踐,交出了一份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精彩答卷。未來,在青春力量的持續注入與數字技術的有力加持下,和平村的花椒產業必將香飄更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撰稿:鄒子晗 黃若瑩)
(日期:2025年7月19日)
(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恒康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