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大地上,志愿服務以無數微光匯聚時代暖流,在大學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課,這彰顯了社會文明的溫度。
我們是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貝殼疆繡舞袖踏駝鈴實踐隊,為了響應社會的號召,我們開始了長達半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們致力于——深刻了解新疆民族舞蹈,讓其“走出去”,讓更多人看到。我們實踐隊是由大一新生組成的,選擇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作為實踐地。我們社會實踐團由攝影組、文案組、宣傳組、組織組以及外聯組等不同的小組組成,分工合作,成功的達到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更深一步宣傳新疆舞的目的。本社會實踐團不僅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宣傳了新疆非遺舞蹈文化,還在新浪微博、小紅書、抖音、B站以及快手等熱門平臺上也同步進行了更深一步的宣傳工作。
在了解新疆民族舞蹈方面,我們對街頭游客和專業的大學老師進行了采訪,談一談他們心中的新疆民族舞蹈。街頭采訪,我們實踐團隊來到了新疆國際大巴扎,這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但是他們對于新疆民族舞有著同樣的感受。他們對于新疆的民族舞蹈普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尤其是舞蹈的動感和節奏感,熱情氣息和歡樂氛圍貫穿整個表演過程。還有一點是他們認為民族服飾也很好看,精美絕倫,有很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專業的采訪,我們邀請到了新疆大學副教授陳佳老師,來談一談舞蹈老師眼中的新疆舞。我們問到,隨著韓流、街舞等等舞蹈的出現,新疆民族舞好像逐漸在淡化。陳佳老師談到,在新疆的大街小巷還是可以看到跳民族舞蹈的人群,但是想要讓更多人了解新疆舞,還是需要與內地的朋友有更深層次的相互交流,讓他們改變“新疆舞就是扭脖子”的概念。
我們還親身體驗了跳廣場舞,廣場舞不僅包括現代舞,還有民族舞。親身體驗新疆的民族廣場舞是一種難忘的文化體驗,它充滿了文化的精神內涵和人文氣息、活力和歡樂。參與其中,不僅可以增強文化認同、體驗民族風情,還能夠促進人們之間的社交和友誼,帶給我們這個城市生活中特別有趣的一面,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文化活動。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發展,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在烏魯木齊市的實踐活動中,我們更是有了對自我的突破和個人能力的提升。本社會實踐團的初衷是宣傳優秀的新疆非遺舞蹈文化,因為現如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最多的舞蹈應該就是街舞、爵士以及韓舞等這類比較潮流的舞蹈,大家都覺得這些舞蹈好像更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相契合。因此提到民族舞就沒有多少人了解了,新疆舞也一樣沒能得到太多地關注。這可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優秀舞蹈文化啊,怎么能因為時代的發展而越來越淡化了呢?因此本社會實踐團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讓新疆非遺舞蹈文化走向大眾視野,讓它與新時代社會潮流完美的接軌并得到傳承。就算不能長久的協助非遺舞蹈工作者去宣傳優秀的舞蹈文化,但能做到讓更多人看到也是我們做該實踐活動的意義。最后希望新疆非遺舞蹈文化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