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引導公眾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推動垃圾分類的普及和實施,以及提醒公眾垃圾分類的好處和意義。通過科普,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認同和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共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美麗家園做出貢獻。安徽工業大學社會實踐隊建筑工程學院環保教育垃圾分類科普隊在暑假對身邊或社會上的一些群體進行了科普,讓更多的人都能做到垃圾分類處理,培養了垃圾分類處理意識,希望我們以后的環境可以變得更加美好。
圖為ppt對周邊初中學生科普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翔 供圖
垃圾分類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源回收利用:通過垃圾分類,可將可回收垃圾(如紙張、塑料、玻璃、金屬等)單獨收集、處理和回收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和消耗。回收利用可以節約能源、減少原材料開采,降低環境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減少環境污染:不同垃圾混合投放會帶來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廚余垃圾會產生惡臭、吸引害蟲,易導致環境衛生問題;有害垃圾(如電池、熒光燈管等)中的有毒物質,如果不正確處理,可能會污染土壤和水源,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的總量,降低污染和排放的風險;降低垃圾處理成本: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處理的成本。通過將不同類型的垃圾分類,可以更好地利用專門的處理設施,提高垃圾處理效率,減少廢棄物對環境和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混合垃圾相比,分類垃圾處理的成本可能更低; 培養環保意識和行動:垃圾分類可以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行動力。通過參與垃圾分類,人們可以認識到自己對環境的貢獻,并逐步養成綠色生活的習慣。垃圾分類不僅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可以引導社會形成環保的大眾文化。 垃圾分類的意義在于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垃圾處理成本,以及培養公眾的環保意識和行動力。垃圾分類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美麗家園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態、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實踐隊員在社區垃圾分類站進行現場科普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翔 供圖
在我們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部分人缺乏認知和意識,我們需要不斷的解釋,科普過程中解釋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好處,以及對環境、資源以及個人生活的積極影響。有些人操作難度和不便利:垃圾分類需要人們將垃圾進行分揀和投放這可能需要額外的工作和時間,或者存在操作上的難度,有些年齡大的人以前都沒有這樣做到,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通過講解垃圾分類的具體影響和重要性,引導并激發個體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同時社區對年輕人缺乏宣傳,我們也和社區負責人進行了一些溝通,我們積極的科普和實踐,我們社區的垃圾分類比之前有了很高的進步,相信合理的宣傳、教育和改善分類條件,可以逐步推動垃圾分類的普及和順利實施。
圖為小區內粘貼的垃圾分類科普知識 中國青年網絡通訊員 王翔 供圖
垃圾分類科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幫助公眾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提高環保意識,共同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通過參與垃圾分類科普,我們自己也收獲了很多感悟:
1. 垃圾的分類方法和處理方式,讓我深刻意識到個人的行為對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注重節約資源和減少垃圾產生。通過垃圾分類科普,我深刻認識到垃圾分類不僅僅是一種行為習慣,更是一種責任擔當。我愿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與社會各界一起努力,為創造更美好的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通訊員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