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下之大業也。”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習近平總書記
“我時刻告誡自己,做‘三農’工作一定要俯下身、靜下心,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不忘初心,行且堅毅,唯有埋頭苦干、踏實肯干、拼搏實干,才能將‘藍圖’變成‘實景圖’,譜寫鄉村振興最美的華章。”——周镕基
周镕基,衡陽師范學院湘江學者特聘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碩士生導師,集省教學成果獎與科研成果獎于一身。他曾獲得“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暑期‘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等榮譽稱號,入選湖南省“121創新人才”,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湖南省教育科學成果三等獎各一項。在農業經濟研究方面,他獨著的《現代多功能農業的價值評估與應用》獲第十三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出版專著3部;在CSSCI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新華文摘》轉載1篇,相關研究多次得到省部級和市廳級領導肯定性批示,產生巨大經濟社會價值。他不僅在學術上頗有建樹,更是躬身力行,扎根基層,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以青春厚植‘三農’情懷,做到知行合一。

(備注來源)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做好鄉村振興“五篇文章”,大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引領青年學子深入基層,服務“三農”,2023年7月15日至21日,指導老師周镕基帶領衡陽師范學院“稻花香”芙蓉學子公益實踐團前往邵陽市城步縣柳林村進行文化宣傳、產業調研、營銷幫扶等一系列特色活動。此次活動重點圍繞“產業”做文章,面向“人才”抓服務,為“穩穩端牢中國糧,做優一桌湖南飯”貢獻青春力量。
以學促干 解決“三農”實際問題7月15日,周镕基帶領“稻花香”芙蓉學子公益實踐團成員前往柳林村服務中心與柳林村經濟發展辦負責人馮穗龍、經濟發展辦副主任周德全等村干部圍繞“鄉村產業創新發展模式”主題進行探討。據負責人介紹,柳林村于2020年開始打造稻花魚產業基地,采取“黨支部引領、黨員能人帶動、村民入股分紅”的模式進行運營管理。對此,周镕基從區位、環境、文化等方面分析柳林村“稻花魚”生態產業的可行性,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針對“稻花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提出建議。他表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精準發力,“稻魚共生”模式已有上千年歷史,如何做到產業融合的創新發展是重點,對照懷化辰溪、浙江青田等地的成功案例,柳林村需結合苗鄉民族特色,做出專屬的“一鄉一品”。

下鄉調研 詳解“稻魚共生”模式端牢中國飯碗,良種是關鍵;實現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種源安全和種業振興,叮囑“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針對柳林村優質魚稻米品種,周镕基帶領實踐團成員走進稻花魚產業基地,躬身實地考察水稻生長情況。他深入田間,向學生講述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篩選在稻田中放入魚苗,促成“魚稻米”優質農產品。稻花魚養殖建立魚和水稻互惠共生的生態循環鏈,水稻為魚類提供氧氣和有機物質,魚類為稻田除草增肥、吞食害蟲、松動泥土,實現“一田兩用,稻魚雙收”。

電商發力 打開農民增收新思路在共同富裕的戰略背景下,電商成為“三農”發展重要抓手,是“三農”推進現代化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周镕基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召開“稻花魚文化節策劃與銷售幫扶”討論會,強調通過電商發力,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提出“通過農旅融合提升稻花魚文化節新潛力”“濃縮一方山水的饋贈,全力塑造特色品牌”。他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稻田生態系統和稻花魚資源策劃開展“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系列品牌宣傳活動,致力于打造柳林村特色經濟“名片”,開拓經濟增長新熱點,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經過前期實地調研與資料整理,周镕基組織實踐團成員開展抖音直播活動,推介稻花魚和“玉針香”魚稻米、藝術墻畫等,本次直播觀看人數達到1000余人次,點贊量高達1.5萬人次,成績顯著。通過“現場烹飪”向觀眾展示稻米,煮熟的米飯粒粒飽滿、顆顆分明、香氣四溢。周镕基老師帶領實踐團走在鄉間小道上,一幅幅鮮活的墻畫映入眼簾,他感嘆道:“類別多樣、色彩豐富的墻畫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網紅打卡點,為柳林村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鄉村藝術墻繪已經不單是作為一種裝飾和美化環境的功能,還應該具有審美引領、文化傳播的社會擔當,它更多應兼具倡導文明、宣傳公益、健康運動、綠色環保、宣傳傳統文化、推進鄉村治理等功能。”



智志雙扶 凝聚鄉村振興新力量智志雙扶為振興增內力,漁魚兼授讓成果更鞏固。為推動全民反詐深入人心,強化廣大群眾防溺水、防性侵安全意識,進一步助推鄉村地區智志雙扶,7月20日,周镕基組織實踐團開展“反詐騙”“防溺水”“防性侵”等主題宣講活動,奏響安全三重奏,利用所學法律知識、救護常識,為柳林村的安全教育做出貢獻,切實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識。


為充分發揮電商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周镕基積極推進“電商技能培訓”工作,鼓勵農民拿起“新農具”,從事“新農活”,為推動鄉村振興、產業幫扶注入新動力,助力柳林村特色產業發展。在他指導下,實踐團充分結合所學專業特點,圍繞電子商務的優勢、電商平臺類型、短視頻拍攝與剪輯及直播帶貨等內容進行講解,化抽象為具體,現場演示并教授在抖音平臺如何進行賬號運營、如何引流以及如何直播,并強調直播期間的注意事項,使農戶認識電商、支持電商、參與電商。


擔子始終在肩上,腳步始終在路上。教書育人十八載,他始終踐行知行合一,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津津樂道農業“經”,增收致富為農民。他憑著一顆赤誠的心,在農業經濟研究的天地里,奉獻著一名學者的滿腔熱血。他根植一線工作,肩負社會責任,有著心系群眾、求真務實、擔當有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為鄉村振興、教書育人傾注了全部心血,不斷丈量著中國大地的寬度和教育的深度......這無不彰顯著他深厚的“三農”情,他不僅關注農村經濟發展,也關注農民的生活和幸福感,為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