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可以了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才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識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不足,客觀評價自己的價值。這無形中增強了我對自己定位正確,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本次我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關心,關注村里留守兒童,為本村的留守兒童提供愛心和溫暖。現在社會上很多孩子的父母,迫于生計,背進離鄉,外出務工,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歸,而成為留守兒童,這一點我深有感觸,而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也是社會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我村大多數成年人常年在外務工,有的甚至過年也無法回家,他們的孩子也常年尤其爺爺奶奶照顧,所以孩子們缺少母愛與父愛 ,更需要學校,社會的關心與愛護。
通過了解和調查,我發現了留守兒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隔代教育力不從心,老人過分溺愛
(2)家庭教育情感缺失
(3)親子關系淡化
(4)兒童價值觀發生偏移
(5)兒童道德問題突出
(6)沉迷于電子產品
對于這些問題我想了一些干預和解決的方法:
① 向兒童的爺爺奶奶普及溺愛孩子的危害以及普及挫折教育理念。向爺爺奶奶說明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不可缺少。再舉一些真實案例,讓家長深切感受到溺愛孩子的危害。
② 指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通過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向孩子的爺爺奶奶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識,幫助他們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教育觀念,從而促進家庭教育的質量。
③ 告訴家長關心愛護要適度,關心孩子的必要的,盡可能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這不為過,但不能無原則遷就。
④ 家庭風氣既是進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條件,它本身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首要環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有利途徑。家里長輩的陪伴不能代替家長的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雙方地位極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是要注重陪伴孩子,二是言傳身教,做好榜樣,二者缺一不可。
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逐步了解社會,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并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磨煉品格,增長才干,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臺。在這里我們能真正的鍛煉自己,為以后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后如果有機會,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這樣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