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7月6日,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尋夢而行,育夢成光”鄉村振興促進團赴阜陽市阜南縣王化鎮張集村進行志愿服務,以初心助學鄉村教育,以青春助力鄉村振興。
團隊前期遴選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熱衷志愿服務、期望深入鄉村鍛煉自我,在實踐中發光發熱筑夢鄉村振興的在校大學生,包含擅長音樂、繪畫、體育、舞蹈等多個不同領域知識,選優配齊工作隊伍,實現教育質量保障,除此之外,團隊經指導老師和隊長多方聯系,充分了解學校概況以及周邊調研環境,通過多次指導討論,確定了包括“氣象防災減災”、“電子產品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問卷、“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和“如何防范電信詐騙”多種類型主題的調研以及國家資助政策宣講,讓團隊真正用行動走進鄉村,深入鄉村,助力鄉村。
7月6日,團隊到達目的地觀察整理過教室后,便正式開啟了支教第一課——《快樂過暑假,安全不“放假”》,團隊成員楊可新同學作為老師依次向小朋友們講解了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騙防拐、上網安全和居家安全等相關安全知識,在講解防溺水安全肢體抽筋時自救知識的這一環節,請團隊成員和小朋友依次上臺模擬自救動作,讓他們親身體驗,并對安全知識有更深刻的記憶。在保證課堂穩定秩序的前提下團隊成員楊可新帶領小朋友們觀看了一些相關安全視頻,同時聯系知識點和視頻內容和小朋友進行互動,不僅讓他們有興趣去主動聽這堂課,更是加深了他們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在這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為本堂課互動最頻繁的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中國地圖拼圖,這對于小升初的小朋友來說,或許不僅是一份回憶,更是一種在學習上的引導和幫助。
傍晚,團隊成員本著支教期間勞逸結合的教學方法,帶領小朋友們在操場上進行熱身運動、籃球簡單動作初學和散打簡單動作初學等許多小朋友們感興趣且沒有較大危險的戶外活動。
炎炎夏日,團隊成員調研小組分為兩組在學校周邊進行調研,在主題為“氣象防災減災”的調研中,成員們了解到前些年暑期時間會發生較大的水災,淹沒周邊住戶以及農田低地,給他們造成很大損失,在他們搬遷后,居住環境雖然不會受到水災影響,但是農田還是會被淹沒,低洼地積水。在與當地居民的交談中,成員們也了解到這兩年水災發生較少,政府治理也到位,農民的正常生活、農業生產等可以得到保障。在調研期間,志愿者們真正用行動深入鄉村,真正去了解這里的現實民情,聽取居民、商販對于“氣象防災減災”的看法、想法和建議并進行記錄。團隊完成每一天的調研任務后集中在一起討論成員們收集到的調研信息和資料,團隊成員們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加深了對調研主題的理解,也為下一步調研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無論是走上三尺講臺助學鄉村教育,還是走向鄉村田野助力鄉村振興,這都是志愿者們不變的初心,哪怕汗流浹背,身心俱疲,一直微笑面對,擁抱這樣獨特卻充滿意義的真實體驗。農田的景色優美宜人,人民的笑容綻放幸福,振興的曙光冉冉升起,在鄉村的懷抱中,用熾熱的初心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