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遺體捐獻者家屬
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積極深入貫徹國家歷年來關于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的精神,讓廣大青年大學生更加了解社會、熱愛人民,進而服務社會。同時讓廣大同學利用自身所學知識,成為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式,就我校2023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皖南醫學院紅十字協會實踐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地區開展寒假實踐活動。
2023年1月12日,我們進行了慰問遺體捐獻者家屬活動,家屬居于安慶市,我們事先準備好了牛奶,水果等等慰問品,提前通知家屬,我們要去拜訪他們,約定好時間。12日下午,我們拿著慰問品,如約到達家屬家中,我們問了一些關于逝者生前的事,以及家屬現在生活狀況等等,最后我們進行了一張合影紀念。
本次活動,旨在弘揚遺體(器官)捐獻者的“大愛、奉獻”精神,宣傳“遺體(器官)捐獻·生命永續”的理念,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讓愛心在人世間永存,關愛他人、生命延續。對家屬的慰問,也是對遺體捐獻者的敬重,感謝他們無私的付出。遺體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需要救助的人和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F在社會上也有一些人逝世后家屬不愿意捐獻遺體,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能理解家屬的想法。然而那些遺體捐獻者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去敬重。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真心地感謝敬佩遺體捐獻者的奉獻精神。
時間:2023-02-17 作者:魯姍 來源:皖南醫學院 關注:
- 垃圾分類新風尚,志愿服務我先行
- “放錯了是垃圾,放對了是資源!边@一標語常常出現在大街小巷的環保海報上,然而路人似乎對其熟視無睹,也并未產生與之對應的環保意識
-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