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我參加了假期志愿者為社區服務活動,雖然幾天的實踐活動讓我覺得有點累,但從中鍛煉了自我并粗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使我有了關于社會基層建設的經驗。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讓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當我碰到挫折的時候我就會手足無措,和陌生人一說話臉就紅。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提早知道自己的缺點,在一次又一次鍛煉中學會客觀的看自已,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天還要高,避免以后畢業了擇業眼高手低,到頭來一事無成。
大學生寒假社區服務是對自己的次考驗,在父母羽翼下成長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在社會上用雙手來收獲什么以及我到底能干什么?心理上總有這樣的疑問,寒假社區服務就是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平臺,迎接未知,考驗自己,把想象和實際聯系起來,這次的活動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促進了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
作為大學生可能還沒有多大的本領,但是即將成為棟梁的我們在為真正走入社會前進行一次次預演。
在當志愿者的這段時間里,完成了看似一份份簡單的工作,卻獲得了人生中的寶貴經驗,體會到了當志愿者服務大眾的非凡意義:
(一)首先對社會而言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意義
一、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愿者在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
二、建立和諧社會。志愿服務,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
三、促進社會進步。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愿服務正是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對促進社會進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對志愿者個人而言也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意義
一、奉獻社會。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公民責任和義務。
二、豐富生活體驗。志愿者利用閑余時間,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既可擴自己的生活圈子,可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志愿者自身的成長和提是十分有益的。
三、提供學習的機會。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人以外,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三)對服務對象而言也有以下二個意義的體現
一、接受個性化服務。志愿服務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的同時,更能發揮志愿服務的人性化、個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從而令服務對象受益。
二、幫助融人社會,增強歸屬感。通過志愿者服務,能有效地幫助服務對象擴大社交圈子,增強他們對人對社會的信心,同時,志愿者以親切的關懷和鼓勵,幫助服務對象減輕接受服務時的自卑感和疏遠感,從而建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作為大學生,我們不能養尊處優,而應該履行義務,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即使我們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顆關愛之 心不會磨滅,我們將盡全力伸出雙手去幫助、關心孤寡老人,孤殘兒童等有困難的弱勢群體,哪怕一句問候、一次攙扶、一 次彎腰都能為社會公益、 慈善、福利事業、社會生態環保及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為它涉及的范圍太有限;又是偉大的,因為他在有限的范圍中讓老人露出了笑容,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自身的價值;同時,它也提升了現代年輕人的精神道德,培養了現代青年的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彰顯了青年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面貌。讓我們為這一事業奮斗吧!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絲微弱的力量!